获嘉县“红色村史馆”:留住乡愁,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
位于河南省获嘉县的“红色村史馆”,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殿堂。这里不仅记录了获嘉县的历史变迁,更是青少年教育基地,让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在这里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留住乡愁。
获嘉县“红色村史馆”位于县城东南部的获嘉镇,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馆内分为历史沿革、红色记忆、革命英雄、民俗文化、乡村变迁等五个展区,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展现了获嘉县从古至今的历史风貌。
走进“红色村史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馆内陈列着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如红军长征途中所使用的武器、生活用品等,每一件都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这些文物不仅让青少年们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在“红色村史馆”的红色记忆展区,青少年们可以了解到获嘉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英勇斗争。馆内展示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青少年们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获嘉县“红色村史馆”还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红色故事会”、“红色歌曲演唱会”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红色文化。此外,馆内还设立了“红色课堂”,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少年讲解红色历史,让他们在知识海洋中汲取养分。
获嘉县“红色村史馆”作为青少年教育基地,不仅让青少年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更让他们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这里,青少年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担当。
留住乡愁,传承红色基因,是获嘉县“红色村史馆”的使命。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馆内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全国各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获嘉县“红色村史馆”已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典范。在这里,青少年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他们纷纷表示,要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获嘉县“红色村史馆”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青少年教育基地的佼佼者。在这里,红色文化得到了传承,乡愁得以留住,青少年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红色文化殿堂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青少年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 • 延津火烧争霸赛激情上演,百名师傅展“饼上功夫”绝技
- • 新乡市连续三年荣获“中央财政普惠金融示范区”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陈桥驿宋文化主题街区盛大开街,黄袍加身换装拍照免费体验引游客热潮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全球最大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
- • 长垣佘家泥塑传承人创新非遗IP,联名文创年销破百万,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新乡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达83亿元
- • “智慧燃气”平台助力城市安全,主城区用户实时监测用气安全
- • 大学城周边焕新活力,青春环线游带你打卡10处涂鸦墙
- • 千名学生共塑“神话人物”,非遗面塑走进校园焕发新生
- • 万仙山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天文望远镜带你领略银河之美
- • 新乡市荣获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资格,专项资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 • 卫辉市古村落焕新颜,民宿集群激活夜经济,年接待游客超百万
- • 全国首个“零碳农场”在平原示范区揭牌,绿色农业新篇章正式开启
- • 中国第一麦主题农场盛大开放,亲子家庭共享麦田收割乐趣
- • 2024年新乡GDP突破3500亿元,增速5.9%:经济稳步增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隆重发布,百万字口述史料再现地方民俗风采
- • 长垣市卫材产业园火灾演练圆满落幕,百家企业共筑应急处置防线
- • 新乡市“扶贫小院”遍地开花,庭院经济激活乡村闲置资源
- • 延津火烧非遗传承人直播教课,粉丝破百万送独家秘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4A景区挂牌,沉浸式演出助力历史再现
- • 新乡市发布《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助力乡村振兴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共谋富裕新篇章
- • 卫辉市“爱心教室”助力残障儿童,温暖送教上门覆盖200个家庭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文化瑰宝
- • “获嘉‘乡村村晚’火爆全网,村民自导自演点击量破千万,展现乡村文化新风采”
- • 沙门古城考古体验营盛大开营,亲子家庭共度欢乐“小小考古家”之旅
- • “姜太公主题文旅线”荣膺国家级精品线路,八县区文化地标串联成璀璨链环
- • “新乡‘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90%,市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 • 《新乡扶贫志》出版,见证8.3万家庭的脱贫蝶变之路
- • 新乡籍射箭选手李中原奥运首秀,助力男团挺进四强,为国争光
- • 长垣市职教中心携手卫华集团,共筑起重机械人才孵化基地
- • 辉县太行山文旅康养综合体签约华侨城,60亿元投资助力区域发展
- • 向阳新村老旧小区改造获住建部点赞,90%加装电梯覆盖率展现城市更新新风貌
- • 北交所新乡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20家企业冲刺上市
- • 牛忠喜烧饼第四代传人揭牌,百年老字号门店突破百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卫辉古宅焕新颜:50处传统民居变身民宿与非遗工坊
- • 唐庄镇稻田剧场首演农耕歌舞剧《麦浪之声》,千名农民合唱团压轴,共庆丰收节
- • “百家宗师”姜子牙故里新乡卫辉举办全球姜氏宗亲祭祖大典
- • 牧野夜市非遗擂台添彩,糖画大师现场3分钟定制人脸糖像
- • 牧野区携手阿里巴巴打造“数字扶贫基地”,助力乡村主播培育百名新秀
- • 中心城区教育规划修编圆满完成,全年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突破35亿元
- • 新乡市社区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全域助力基层精神生活提升
- • 《比干传奇》新乡豫剧团全国巡演火爆,忠谏精神再燃舞台
- • “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助力8万农户共致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获嘉县“中欧班列·牧野号”首发,30天直达汉堡,运费降幅高达40%
- • 抗日名将郭兴故居陈列馆开馆,VR技术重现“平原游击队”传奇
- • 中粮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面粉深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100万吨,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
- • 黄河滩区湿地观鸟基地盛大开放,新增20处隐藏摄影机位,开启观鸟摄影新体验
- • 长垣厨师扶贫计划盛大启动,500名贫困青年签约星级酒店,共筑美好未来
- • 辉县市太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军训风采亮相央视
- • 郭亮村“凿壁精神”主题微电影大赛正式启动,村民手机拍摄作品获奖可播映
- • 新时代比干精神:廉政教育大纲全国巡讲正式启动
- • 长垣市扶贫厨师刘大勇:免费培训百名贫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经开区签约百亿级生物医药项目,助力豫北产业转型升级
- • 中粮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面粉深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100万吨,助力粮食产业升级
- • 新乡卫滨区老旧街区焕新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县“联村党委”模式创新实践,20个村庄抱团共谋振兴之路
- • 获嘉饸饹条非遗工坊投产,年销速食产品超500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
- • 卫华集团成功中标沙特NEOM新城项目,签署20亿元国际订单,再展中国制造风采
- • 辉县山楂饮品荣获欧盟有机认证,首批万吨订单成功发往法国
- • 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竣工,30公里“产业路”连通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垣市“村BA”总决赛精彩纷呈,民俗表演与啦啦队秧歌舞共谱乡村盛宴
- •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升级,200所重点学校全面覆盖,筑牢安全防线
- • 延津县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称号,绿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中原农谷设立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生物育种企业腾飞
- • “扶贫公交”村村通工程开通,贫困群众免费乘车助力健康扶贫
- • 封丘金银花价格指数全球发布,中国定价权争夺战取得突破性进展
- • 新乡打造“中原氢谷”,力争建成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 • 获嘉饸饹条非遗工坊日产能突破20万盒,电商渠道销量翻三倍,传统美食迈向新高峰
- • 封丘树莓深加工产业链成型,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封丘卷尖:千年面点技艺的活化石 一张面皮卷起黄河岸边的农耕记忆
- • 卫辉市柳编食盒搭配比干空心菜,传统宴席吸睛美食博主
- • 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社保卡一卡在手,畅游知识海洋
- • 王廷相廉政思想融入干部培训,明代清官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 新乡:瞄准“世界美食之都”,三年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 • 太行秘境·卫辉古村落群荣登“中国最美乡愁走廊”
- • “获嘉哼小车戏”濒危剧种复排成功,老艺人带徒传艺留住乡音
- • 新乡马拉松设“美食补给站”,选手边跑边吃红焖羊肉,感受运动与美食的完美融合
- • 《新乡扶贫志》出版发行:铭记527个村脱贫历程,展现脱贫攻坚战辉煌成果
- • “披甲演活历史名场面”: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实景演出引关注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签约订单30亿元,彩色稻田画登陆央视直播,农业产业再掀热潮
- • 卫辉绿色建材产业园签约海螺水泥,携手打造零碳示范生产线
- • 宝泉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五一假期游客如织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