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落成,红色研学线路同步发布,传承革命精神
近日,我国太行山地区迎来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工程——"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正式落成。与此同时,红色研学线路也同步发布,旨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李林烈士的英雄事迹。
李林烈士,原名李林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位杰出女战士,被誉为“太行女杰”。她英勇善战,不畏艰险,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纪念园的落成,是对李林烈士英雄事迹的缅怀,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纪念园位于太行山深处,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园内建筑古朴典雅,环境优美宜人。纪念园分为纪念广场、烈士墓区、陈列馆和红色研学基地四大区域。其中,烈士墓区庄严肃穆,陈列馆则详细介绍了李林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
纪念园的落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纪念园落成仪式上,许多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和当地群众纷纷前来瞻仰李林烈士的英灵。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李林烈士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与此同时,红色研学线路的发布,为游客和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的平台。该线路以李林烈士纪念园为核心,串联起周边的红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全长约50公里。
红色研学线路包括以下内容:
1. 参观李林烈士纪念园,了解李林烈士的生平事迹和革命历程。
2. 前往太行山革命老区,参观革命遗址,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艰苦奋斗。
3. 参观太行山抗日纪念馆,了解太行山地区的抗日斗争历史。
4. 体验太行山特色民俗文化,感受太行山人民的淳朴风情。
5. 参观太行山红色教育基地,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研学线路的发布,不仅有利于传承革命精神,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了解,该线路将推出多条不同主题的红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次“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落成和红色研学线路的发布,标志着太行山地区红色旅游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全覆盖,助力解决农村技术难题1200项
-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响应率100%,守护夕阳红
- • 新乡比干诞辰3117周年全球大典盛大启幕,千名林氏后裔共祭“天下第一仁”
- • 零工市场日均发布岗位2000+,扫码接单,灵活就业新潮流
- • 新乡经开区获批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助力中原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树莓产业扶贫园升级,助力欧盟市场,农户人均增收2万元
- • 凤泉区二十三中设施升级,助力区域教育迈向新高度
- • 非遗直播基地落户平原示范区,30位传承人变身“网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医疗器械小镇开启工业研学之旅,模拟手术室体验“小小医生”
- • 长垣佘家泥塑传承人创新非遗IP,联名文创年销破百万,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豫菜之源”厨神争霸赛盛大开幕,AI评委多维度打分,烹饪技艺再升级
- • 延津县小麦育种实验室成功攻克抗赤霉病难题,新品种亩产提升15%
- • 思政课案例《我们在一起》荣获国家级表彰:创新教学助力立德树人
- • 川渝地区电子信息配套园盛大开工,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5个,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十四五”后半程规划发布,聚焦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牧野土话挑战赛:获嘉县方言短视频大赛火出圈,播放量突破亿级大关”
- • 新乡市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3万户居民住进安全新房
- • 辉县山楂种植大户王建军荣膺“全国乡村振兴带头人”称号
- • 新乡市“百企帮百村”行动升级,300家企业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更便捷
- • 新乡市农村危房改造圆满收官,3万户居民喜迁新居
- • 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新乡占三席,企业满意度全省第一彰显区域发展新活力
- • 新乡种质资源库保藏量突破18万份,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 • 新乡市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过滤、种业等领域发展
- • 新乡市空气质量显著提升,PM2.5浓度连续三年下降
- • 全国首条县域氢能物流专线开通,30辆氢能货车投入运营,绿色物流新时代来临
- • 村级光伏电站全覆盖,助力公益岗工资发放
- • 新乡十中教育联盟扩容,招生规模扩大30%,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获嘉县“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集体经济增收超亿元
- • 新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中心医院通过三甲复审,豫北医疗水平再升级
- • “农村留守儿童周末课堂全覆盖,千名志愿者结对助力成长”
- • 《新乡扶贫志》出版:见证527个村庄的蜕变与重生
- • 获嘉县“红色村史馆”:留住乡愁,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
- • “披甲演活历史名场面”: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实景演出引关注
- • 新乡获嘉县打造“中原花木之乡”,年产值突破20亿元,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平原示范区与郑州航空港区实现“跨区通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牧野湖光影音乐喷泉升级,每周五晚上献映激光水幕电影盛宴
- • 卫辉卫红花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助力3万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 • 封丘县“黄河民谣采风行动”正式启动,百首老调录入声音博物馆
- • 河南科技学院昆虫馆夜探活动开放,亲子捕捉萤火虫科普之旅
- • 中原农谷种质资源库保藏量突破18万份,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 • 封丘县金银花区块链溯源平台启用,品质溢价超30%,引领农产品溯源新潮流
- • 树莓出口基地荣获欧盟认证,助力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 • 封丘县李庄镇黄河滩区渔灯节:千年古韵,渔歌晚唱
- • 延津火烧制作技艺: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之路
- • 辉县百泉书院古琴雅集,百人合奏《高山流水》破纪录,再现千年古韵
- • 原阳县皮影戏团创新演绎《新黄河传奇》,VR技术助力重现治水史诗
- • 新乡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投入运营,开启养老新模式
- •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额5000元,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
- • 新乡市全力推进“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5G基站覆盖全面升级
- • 第三方评估:新乡招商综合效能连续三年领跑河南
- • 封丘金银花茶荣登杭州亚运会官方伴手礼,传承千年茶香飘向世界舞台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荣登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名录
- • 原阳县“黄河号子”荣登央视,非遗传承人助力沿黄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辉县张村乡创新举措盘活闲置宅基地,年增收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扶贫志》出版:见证527个村的蜕变与重生
- • “一村一品”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成果显著
- • 《比干传奇》新乡豫剧团全国巡演盛况空前,忠谏精神再度燃起
- • 宋代官窑遗址首次亮相,沙门城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 • 封丘县树莓冻干技术荣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 • 新乡沿黄生态廊道建成,10万亩滩涂变身“绿洲”
- • 原阳县荣膺“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长垣市:厨师之乡技艺传承,百名乡村大厨引领餐饮就业新风尚
- • 牧野湖光影水幕电影首映,激光秀演绎《诗经·卫风》千年古韵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创新山区振兴新模式
- • 医疗器械创意艺术展亮相,废弃针管变身“未来城市”装置艺术
- • 辉县山楂种植能手李国强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医疗养老新篇章开启
- • 沙门古城考古研学基地落成,亲手挖掘战国陶片带回家,开启历史探索之旅
- • 暴雨突袭辉县山区,应急队伍3小时打通生命通道
- • “直播+供应链”模式助力原阳大米抖音销量翻番,同比增300%
- • 延津县荣膺“中国小麦育种创新基地”称号,助力农业科技创新
- • 延津县“智慧麦田”管理系统助力百万亩麦田,灾害预警准确率高达98%
- • 封丘金银花产业腾飞,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出口量领跑全国40%
- • 唐庄镇万亩红薯产业园投产,助力乡村振兴,2000名农民家门口就业
- • 万仙山挂壁公路自驾线荣登“中国十大最美公路”榜单,自驾者的天堂之旅!
- • 新乡农商银行设立50亿专项贷,助力长垣中小卫材企业蓬勃发展
- • 延津火烧非遗工坊开放,传承大师技艺,烙制“千层酥饼”魅力再现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技术助力“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再现
- • 宝泉景区五一火情通报:游客违规引发,幸无人员伤亡
- • “获嘉县同盟山庙会:牧野之战主题盛宴,弓箭手大赛引历史迷参与”
- • 2024年新乡教师招聘1383人,地方免费师范生占比显著提升,助力教育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