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脱贫村自办“村晚”助力精神扶贫
近年来,新乡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了乡村文化礼堂的全覆盖。与此同时,脱贫村纷纷自办“村晚”,将文化活动与精神扶贫相结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旨在为村民提供一个集文化、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通过整合资源,将原本分散的文化活动集中到礼堂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目前,新乡市已建成乡村文化礼堂200余座,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在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的基础上,新乡市脱贫村自办“村晚”成为精神扶贫的新载体。这些“村晚”以村民为主体,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展示村民的精神风貌,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村晚”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戏曲、舞蹈、歌曲等表演,也有村民自编自导的节目。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村民的才艺,更反映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村晚”的舞台上,村民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为了办好“村晚”,新乡市相关部门积极引导,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鼓励村民自发组织,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新乡市脱贫村“村晚”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村晚”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以往,村民们文化生活单调,精神空虚。如今,通过“村晚”,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的文艺表演,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其次,“村晚”激发了村民的脱贫致富热情。在“村晚”的舞台上,村民们的才艺得到了展示,激发了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许多村民在“村晚”的启发下,纷纷投身于创业、就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再次,“村晚”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村晚”中,村民们传承了民间艺术,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
总之,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脱贫村自办“村晚”成为精神扶贫的新载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动力。在今后的发展中,新乡市将继续加大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力度,丰富“村晚”内容,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新时代比干精神引领廉政教育,全国巡讲活动正式启动
- • 长垣市创新扶贫模式,为2万脱贫户提供“扶贫责任险”试点保障
- • 农业保险与期货结合试点成功落地,为10万亩小麦价格风险保驾护航
- • 辉县市山楂产业焕发新活力:“山楂酵素”电商爆款引领产值破10亿
- • “中国厨师之乡”美食街盛大开街,百位名厨现场演绎《舌尖》经典佳肴
- • “雨露计划”助力乡村振兴,3万人次家门口就业梦想成真
- • 新乡平原博物院重大发现:商周青铜器窖藏震惊考古界
- • 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再创新高,省级示范园数量稳居全省前三
- • “贫困户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全面启动,补助标准提高至每户6万元”
- • 封丘卷尖非遗技艺擂台赛:百名厨师匠心独运,共展“千层匠心”
-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省夺冠,名班主任工作室遍地开花
- • 新乡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 • 新乡返乡青年开发“共享农场”,千亩土地被市民认养,打造绿色生态新风尚
- • 原阳县荣膺“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400亿,东南亚出口订单激增50%
- • 新乡凤泉湖生态公园盛大开放,水域面积超万亩,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
- • 牧野湖生态治理工程圆满完工,环湖智慧跑道成市民新宠
- • 陈桥驿宋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黄袍加身VR体验引游客排队盛况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 • 长垣市“厨师之乡”助力技能扶贫,百名大厨带徒千人实现餐饮就业
- • 原阳凉粉跨界联名文创雪糕,清凉口感霸榜社交媒体
- • 中原农谷国际冷链物流园正式投用,年吞吐量达500万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企业降本增效超30%
- • 郑新产业带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13万村民共享丹江清泉,喝上放心水
- • 全国首个“智慧麦田”在原阳成功落地,实时监测墒情虫害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启动,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享和谐邻里情
- • 长垣“厨师之乡”国际美食节盛大开幕,千人同烹“黄河宴”创纪录
- • 获嘉县联合高校开展“暑期托管营”,为双职工家庭解忧愁
- • 宝泉景区晋级国家5A级,新乡再添新名片,河南第三个双5A城市诞生
- • 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会硕果累累,50家京企集体入驻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 • 三国名士阮籍啸台遗址修复完成,沉浸式体验区带你领略魏晋风度
- • 牧野夜市非遗擂台盛启,糖画大师现场3分钟定制人脸糖像
- • 青龙湖龙舟竞渡赛激情开桨,12支村级队伍争当“湖上蛟龙”
- • 封丘县滩区村民办“绿色葬礼”,纸扎换鲜花节约资金修村路,倡导文明新风尚
- • 延津县小麦育种实验室突破性进展:抗赤霉病新品种亩产提升15%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开启养老新模式
- • 新乡红旗区试点“社区法官工作站”,纠纷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太行秘境·卫辉古村落群荣登“中国最美乡愁走廊”
- • 向阳新村老旧小区改造获住建部点赞,加装电梯覆盖率高达90%
- • “获嘉县方言短视频大赛爆红网络,#牧野土话挑战赛播放量破亿”
- • 《牧野先贤》系列纪录片开机:跨国团队重现12位名人史诗,历史画卷再现眼前
- • 获嘉县“新农人培育计划”圆满结业,500名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比干诞辰3115周年祭祀大典启幕,林氏宗亲慷慨捐赠亿元修缮忠烈祠
- • 钢筘专用丝国产替代取得突破,新乡滤器企业技术创新再掀高潮
- • 嘉应观黄河文化论坛盛大开幕,专家学者共话“黄河文明新表达”
- • 全国首个“智慧农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新乡,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非遗直播基地落户平原示范区,30位传承人变身“网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新乡市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百亿,农产品“出村进城”加速发展
- • 新乡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正式投入运营,开启养老新模式
- • 退休教师陈建国:十年山区支教路,照亮500名贫困学子求学梦
- • 陈桥驿宋文化主题街区盛大开街,黄袍加身换装拍照免费体验引游客热潮
- • 钢筘专用丝实现国产替代,新乡滤器企业技术创新再创辉煌
- • 全省首个县域“共享厨房”开放,破解双职工家庭做饭难题
- • 延津大平调荣登国家戏曲数字化保护工程,AI技术助力经典唱段复原
- • 新乡马拉松设“美食补给站”,选手边跑边吃红焖羊肉,味蕾与脚步同行
- • “跟着姜太公游牧野”:探寻历史名人遗迹的文旅新线路
- • 辉县市山区学校开展免费视力筛查行动,为5000名学生配镜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引领10万亩农田迈入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 • 法国电力集团投资8亿欧元,助力黄河流域光伏储能项目发展
- • 封丘县光伏扶贫电站年分红超千万,助力86个脱贫村共奔小康
- • 驻村书记张明阳:六年太行深山扎根路,谱写扶贫新篇章
- • 教育部专题调研点赞:教育强市建设经验获广泛认可
- • 沙门古城考古研学基地落成,亲手挖掘战国陶片,感受历史魅力带回家
- • 封丘县金银花小镇荣登全国特色小镇榜单,产城融合助力10万人就业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荣登中华传统节日振兴计划,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新乡市“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发布,力争三年内突破百家企业
- • 新乡市“扶贫妈妈”团队:7年如一日,温暖200名孤儿的心
- • 齐王寨古村活化工程圆满竣工,重现战国时期军事防御体系风采
- • 黄河鲤鱼的华丽转身 一道承载四代匠心的非遗美味
- • 原阳县预制菜首航东南亚,新加坡超市上架“黄河鲤鱼宴”: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 •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孵化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助力中原科技创新发展
- • 封丘县黄河滩区湿地修复工程圆满竣工,新增鸟类栖息地2000亩
- • 《新乡美食地图APP正式上线,一键导航畅游50家老字号美食之旅》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包揽全省前三,名班主任工作室达41个——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再创佳绩
- • 新乡大学城科创园蓬勃发展,百家企业入驻,孵化三家准独角兽企业
- • 新乡市“雨露计划”助力2.3万人就业,90%学员实现稳定工作
- • 延津火烧非遗美食节盛大开幕,千人挑战“最快烙饼”吉尼斯世界纪录
- • 延津县小麦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开课,学生田间测产学农知
- • 新乡市发放消费券超亿元,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市域铁路S3线全线贯通,年底试运行在即,未来出行将更加便捷
- • 陈桥驿宋潮文化节盛大开幕,全息投影重现“黄袍加身”历史瞬间
- • 《中原官话词典》出版,助力濒危方言词汇传承
- • 新乡下辖六县全部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迈向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