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盛大开馆,游客可亲身体验“三揉九拉”传统技法
近日,位于河南省原阳县的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遗工坊——原阳烩面非遗工坊正式开馆。这座工坊不仅展示了原阳烩面的独特魅力,更让游客有机会亲身体验到这项传统技艺的精髓——“三揉九拉”。
原阳烩面,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此次开馆的原阳烩面非遗工坊,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原阳烩面。
走进原阳烩面非遗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案板和面粉。工坊内,几位技艺高超的面点师傅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手法娴熟,动作敏捷,将一团团面粉经过“三揉九拉”的传统技法,变成了筋道十足的面条。
“三揉九拉”是制作原阳烩面的核心技术,也是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的一大亮点。这一技法要求师傅们将面粉揉至表面光滑,然后反复拉伸,使面条具有弹性。经过“三揉九拉”的面条,口感劲道,富有嚼劲,是原阳烩面的灵魂所在。
在工坊内,游客们可以亲眼目睹这一传统技艺的神奇魅力。面点师傅们热情地邀请游客们亲自体验“三揉九拉”。在师傅的指导下,游客们小心翼翼地拿起面团,按照“三揉九拉”的步骤,一步步完成面条的制作。虽然初次尝试,但游客们依然乐在其中,感受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
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的开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技艺的平台,也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坊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不断丰富工坊内容,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原阳烩面非遗工坊还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原阳烩面制作比赛、邀请民间艺人现场表演等,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原阳烩面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的开馆,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推动原阳烩面等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的开馆,无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体验机会。在这里,游客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原阳烩面,还能亲身体验到“三揉九拉”这一传统技艺的神奇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非遗工坊在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 • 新乡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目标破百亿,助力中原经济腾飞
- • 唐代诗人王梵志故里考证落定,新乡原阳启动诗碑林建设,传承文化瑰宝
- • 2025年教育蓝图:4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2万个学位助力人才培养
- • “中国厨师之乡”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百桌豫菜宴重现《随园食单》经典佳肴
- • 原阳县预制菜冷链物流园盛大开建,助力京津冀“3小时鲜食圈”构建
- • 新乡市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式启用,高铁公交无缝换乘新体验
- • 《张良智慧主题剧本杀上线,玩家化身谋圣破解楚汉谜题》
- • 卫辉市柳编产业年出口额突破5亿,非遗工坊助力10万农民增收
- • 长垣市“起重机抬花轿”婚礼视频播放破亿,网友赞“硬核浪漫”成热门话题
- • 中原名师培养计划再添新血,省级骨干教师突破800人里程碑
- •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落成,居民共享传统技艺新平台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溯源:汉代祭星遗存的新发现
- • 卫华集团携手德国西门子共建工业4.0研发中心,年研发投入突破5亿大关
- • “新乡比干诞辰3117周年全球大典启动,千名林氏后裔共祭‘天下第一仁’”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宗地块成交价破亿,开启土地改革新篇章
- • 新乡方言语音库建成,收录8县3区特色发音,助力方言保护与传承
- • 新乡地铁1号线规划公示,郑新一体化再提速
- • 关帝庙老街元宇宙戏曲节盛大开幕,扫描二维码感受关羽数字人豫剧风采
- • 延津小麦主题农场开园,亲子研学助力农旅融合新篇章
- • “山楂西施”直播带货,辉县山村姑娘年销千万,诠释新时代农村电商奇迹
- • 《中原官话词典》出版在即,力保千条濒危方言词汇传承
- • 长寿村百岁老人书画展:水墨作品诠释“生命美学”
- • 比干庙考古新发现:商周青铜器出土,千年忠谏文化再添实证
- • 满村豫剧文化园盛大开园,游客化身穆桂英,体验经典选段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公平
- • 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晋升国家级,年接待游客超千万,助力中原旅游新崛起
- • 宝泉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殊荣,五一假期游客如织再创新高
- • 延津“中国第一麦”挂面扬帆欧洲,年创汇超5000万元
- • 封丘县金银花小镇荣膺全国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助力10万人就业
- • 卫辉木版年画“二十四节气”系列荣获全国文创金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扶贫保”农业保险全覆盖,受灾农户获赔24小时到账,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智慧农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新乡,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县域公交“一元通”全覆盖,村村通客车发车频次翻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舌尖上的中国》助力获嘉饸饹条走红,日销3000碗创纪录
- • 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脱贫村自办“村晚”成精神扶贫新载体
- • AI智能巡检系统上线,南水北调新乡段实现全天候监控,守护水资源安全
- • 新乡市委书记提出目标:力争2025年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 陈桥驿宋文化主题街区盛大开街,黄袍加身换装拍照免费体验,带你穿越千年宋韵
- • 千名学生共塑“神话人物”,非遗面塑走进校园焕发新生
- • 新乡马拉松设“美食补给站”,选手边跑边吃红焖羊肉,味蕾与脚步同行
- • 乡村小学课间操焕新颜:获嘉县复活“打陀螺”“滚铁环”,传统游戏融入校园生活
- • 辉县太行山文旅综合体盛大启动,华侨城集团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发展
- • 辉县百泉书院重启国学课堂,千名村民共沐《论语》智慧之光
- • 辉县太行深山“爱心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共享热乎饭温暖时光
- • 华为(新乡)开发者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
- • 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启动,百万亩农田迎来风险保障新篇章
- • 封丘黄袍加身肉夹馍:非遗面饼夹卤肉,日售2000个,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辉县市太行山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超2亿,助力10万农户脱贫致富
- • 零工市场日均发布岗位2000+,扫码接单,灵活就业新潮流
- • 牧野湖光影音乐喷泉升级,每周五晚上献映激光水幕电影盛宴
- • 封丘县李庄镇滩区迁建二期交付:3万群众喜迁“黄河幸福社区”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开创山区振兴新篇章
- • 长垣市铁艺灯笼: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东南亚之旅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引领10万亩农田迈入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 • 大学城周边焕新活力,青春环线游带你打卡10处涂鸦墙
- • 欧盟农业科技示范园落户原阳,携手以色列智能灌溉技术引领农业现代化
- • “一村一品”战略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新时代比干精神研讨会召开,共话廉政文化当代价值
- • 封丘县滩区村民办“绿色葬礼”,纸扎换鲜花节约资金修村路,倡导文明新风尚
- • 全球首条量子通信材料生产线投产,助力我国量子通信产业链加速集聚
- • 原阳大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价攀升至每斤30元
- • 太行山野菜文化节盛大开幕,百种传统山珍助力乡村振兴
- • 《风味人间》聚焦获嘉卷尖,传统手艺唤醒游子乡愁
- • 新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预计达20亿美元,助力中原经济腾飞
- • 封丘县黄河文化研学路线盛大开启,万名学生共筑生态保护新篇章
- • 卫辉废弃矿山变身生态茶园,荒山焕发“金山银山”新活力
- • 辉县市百泉书院重启,国学经典课程纳入校本教材,传承传统文化新篇章
- • 获嘉“哼小车戏”濒危剧种复排成功,老艺人带徒传艺留住乡音
- • 红旗区教育创新再获殊荣:成功获评省首批协同育人实验区
- • 延津县麦田艺术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百万,农旅收入突破5亿
- • 社区团购直采基地签约仪式圆满落幕,30种农产品直供郑州、北京市场
- • 辉县山楂冰酒再创辉煌,国际大奖加持,年轻消费群体青睐有加
- • 封丘县树莓国际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荣膺全球最大单品交易平台
- • 封丘县“陈桥宋韵文化课”出圈,学生自编历史剧登上央视舞台
- • 辅豫实验高中创新“三备两研”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 • 卫辉市智能家居产业园投产,年产值预计达80亿,填补中原产业空白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共赏《清明上河图》
- • 原阳预制菜体验馆盛大开馆,惊艳试吃“3分钟还原国宴菜”
- • 长垣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千人就业再创新高
- •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新乡基地启用,助力中原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川渝地区电子信息配套园盛大开工,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5个,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新乡市全力推进“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5G基站覆盖全面升级
- • 新乡市发布“招商强链20条”,最高奖励1亿元吸引链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