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亩产突破700公斤,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地纷纷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在新乡市延津县,一个以“中国第一麦”著称的示范区,在科技助力下,实现了亩产突破700公斤的佳绩,为我国粮食稳产增收树立了新的标杆。
延津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我国的传统小麦产区。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小麦种植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第一麦”。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延津县积极引进先进农业科技,打造了“中国第一麦”示范区。
在示范区,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成为核心。首先,示范区推广了优质小麦品种,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科学选种,示范区的小麦品种在抗病、抗倒伏、抗逆性等方面表现优异,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其次,示范区大力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示范区通过安装节水灌溉设备,实现了精准灌溉,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示范区还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肥,避免了过量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示范区还推广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科技助力下,示范区小麦产量逐年攀升。据统计,示范区小麦亩产已突破700公斤,创下了我国小麦产量的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我国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区在实现高产的同时,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实现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在示范区,绿色小麦、有机小麦等高品质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面对未来,延津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规模,让更多农民受益;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总之,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科技助力下,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 新乡过滤产业园盛大投产,13家企业助力多领域应用拓展
- • 南太行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30个贫困村年增收超百万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二期投产,年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就业12万人
- • “数字麦田”扶贫平台正式上线,助力5万农户精准对接产销需求
- • 暴雨突袭辉县山区,应急队伍3小时打通生命通道
- •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共筑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 • 齐王寨古村活化工程圆满竣工,重现战国时期军事防御体系风采
- • 新乡市设立50亿元战新产业母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篇章
- • 新乡过滤产业园投产,多领域应用企业汇聚助力产业升级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紧急驰援京津冀洪涝灾区
- • “银龄教师支援乡村”:退休名师助力获嘉县青年教师成长
- • 民间发现明代《卫辉府风物志》手抄本,填补史料空白
- • 全球最大风电叶片制造商落户延津,年产能再创新高突破500套
- • 唐代诗僧寒山故里考证落户辉县,禅意文化主题村落规划公示引关注
- • 法国卢浮宫提议联合策展,共赏新乡出土周代青铜礼器之美
- • 新乡发行全省首单科创债,20亿资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腾飞
- • 长垣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千人就业再创新高
- • 抗日名将郭兴故居陈列馆开馆,VR技术重现“平原游击队”传奇
- • 《牧野老话》方言漫画集出版,年轻读者热捧本土文化
- • 获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就斐然,智慧灌溉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新乡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投产,年产能突破百万吨,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定国湖文旅综合体签约华侨城,中原最大水上光影秀即将亮相
- • 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会硕果累累,50家京企集体入驻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 • 卫辉市唐庄镇“田秀才”工作室:乡村振兴的“田”中明珠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活动,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辉县市“教育公益超市”上线,市民积分兑换山区助学物资,爱心传递温暖教育
- • 新乡市发布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全力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样板”
- • 牧野湖光影水幕电影首映,激光秀演绎《诗经·卫风》千年古韵
- • 北交所新乡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20家企业冲刺上市
- • 卫辉山区特色养殖崛起,年出栏百万只生态散养鸡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原阳县第三高中新校区竣工,全省首个县域校园气象站同期启用
- • 封丘县树莓种植引入以色列滴灌技术,亩均收益突破五万元大关
- • 新乡红焖羊肉惊艳亮相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豫菜飘香国际舞台
- • “长寿之乡”健康扶贫计划实施,5万老人免费签约家庭医生,共筑健康防线
- • 比干文化论坛盛况空前,全球林氏商会签约投资30亿,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原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获赠百万康复设备,开创全省“医教结合”新模式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园投产,年加工量占全国30%,助力农户增收超万元
- • 中原名师助力教育均衡发展,送教下乡常态化开展千场教研活动
- • 新乡-郑州共建“智能制造走廊”,签约投资超50亿元,共绘中原发展新蓝图
- • 关帝庙老街元宇宙戏曲节,扫描二维码体验关羽数字人演绎豫剧魅力
- • 封丘县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年产值突破15亿,农户分红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宝泉秘境荣登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
- • 长垣市丁栾镇“中国卫材小镇”升级,村集体年增收超千万元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卫辉古宅焕新颜,50处传统民居变身民宿与非遗工坊
- • 辉县市南太行写生基地挂牌,成为全国美术院校实训定点,助力美术教育发展
- • 卫辉太行民宿创新“一宿一菜”,山野菜宴成网红预订爆款
- • 校服采购流程透明化,品质抽检合格率达98%——打造校园服饰品质新标杆
- • 中心城区教育规划修编圆满完成,全年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突破35亿元
- • 新乡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暖冬行动”,助力脱贫户温暖过冬
- • 新乡原阳预制菜产业园荣登全国十强,年产值突破150亿元
- • 《姜子牙传奇》全国巡演新乡豫剧团再掀牧野文化热潮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焕新升级,千年药市融合中医药文化研学游,共绘中医药传承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工程师小镇”盛大启动,万名技术人才齐聚共筑创新梦想
- • 卫辉市打造“无废乡村”新模式,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封丘陈桥驿:宋太祖诞辰庆典重现,沉浸式体验宋代市井风情
- • 辉县市张村乡“资源变资产”改革,闲置宅基地盘活增收千万
- • 原阳大米荣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大关
- • “扶贫健康快车”下乡巡诊,百万医疗救助包温暖人心
- • 辉县太行山废弃矿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青龙湖水上运动中心盛大开放,家庭皮划艇接力赛免门票,共享欢乐时光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农村小规模学校撤并243所,教育资源整合惠及万名师生
- • 延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楼启用,无障碍设施全面覆盖,为残障儿童打造温馨家园
- • 河南农大与新乡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成果直通田间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助力学术研究
- • 南太行民宿集群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榜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延津火烧争霸赛激情上演,百名师傅展“饼上功夫”绝技
- • 钢筘专用丝国产替代取得突破,新乡滤器企业技术创新再掀高潮
- • 卫辉市首个社区食堂盛大开业,60岁以上老人享5折优惠,温暖市民生活新篇章
- • 新乡过滤产业园正式投产,13家企业助力多领域发展
- • 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落地,助力外资企业资金流动更便捷
- • 长垣厨师品牌升级,全球中餐标准化食材基地投产,引领中餐国际化新篇章
- • 农村光伏养老工程启动,2000户屋顶电站年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区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圆满落幕,27名教师同台竞技展风采
- • 卫辉山区特色养殖崛起,年出栏百万只生态散养鸡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原阳县“黄河号子”改编摇滚版惊艳草莓音乐节,引全场共鸣合唱
- • 中原农谷种质资源库扩容至20万份,打造国家级生物育种高地
- • 牧野湖环湖绿道升级,无障碍设施助力轮椅畅行8公里
- • 卫辉市“名师走教计划”启动,特级教师每周下乡送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卫辉市潞王陵石刻拓片技艺焕新重生,年轻团队打造盲盒拓片套装引领文化潮流
- • 新乡市创新实践“乡村文明积分制” 移风易俗成效显著
- • 新乡:全国青少年足球改革试点城市,助力青少年足球事业蓬勃发展
- • “悬崖村”搬迁安置项目圆满竣工,98户村民喜迁电梯安置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