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豫剧《杨家将》下乡巡演,老戏迷自带铺盖追剧三天,传统文化魅力再焕生机
近日,封丘县豫剧《杨家将》下乡巡演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吸引了众多戏迷观众的热情追捧。尤其是那些资深的老戏迷们,他们纷纷自带铺盖,连续三天追剧,只为感受这场传统文化的魅力。
《杨家将》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豫剧经典,讲述了杨家将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此次下乡巡演,旨在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让更多群众感受到豫剧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观众们早早地来到演出地点,期待着这场久违的豫剧盛宴。随着夜幕降临,演出正式开始。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唱腔婉转动人,表演生动传神,将杨家将的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被剧情深深吸引,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老戏迷李大爷激动地说:“我已经好多年没看过这么好的豫剧了,今天能在家门口看到《杨家将》,真是太幸福了!”李大爷表示,为了不错过这场演出,他特意提前准备好了铺盖,打算连续三天追剧。
据了解,此次下乡巡演活动由封丘县文化局主办,旨在让豫剧这一传统文化走进农村,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盛宴。巡演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许多村民纷纷表示,通过观看演出,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还让他们对豫剧这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演出过程中,观众们不仅欣赏到了精彩的表演,还参与了互动环节。演员们与观众们亲切交流,解答观众们提出的问题,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封丘县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举办类似的文化活动,让豫剧这一传统文化在封丘县焕发新的生机。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并喜爱豫剧,让这一民族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
此次《杨家将》下乡巡演活动,不仅让老戏迷们过足了瘾,也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豫剧爱好者的行列,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
- • 富士康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工,机器人产能再攀新高10万台
- • 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正式投用,每日抽检覆盖率100%,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辅豫实验高中创新“三备两研”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 • 长垣市携手新加坡港务集团,智能起重机装备助力全球十大港口建设
- • 延津县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优质小麦覆盖八成乡镇,溢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
- • 新乡发现疑似周勃家族墓葬群,汉代兵器印证名将功绩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吉鸿昌将军抗战指挥部旧址揭秘:秘密电台重现,革命文物展即将盛大开展
- •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全面升级,守护200所重点学校安全防线
- • 封丘金银花国际交易中心盛大启用,泰国正大集团投资助力产业发展
- • “获嘉‘哼小车’濒危剧种抢救性复排,老艺人带徒传艺,传承千年戏曲文化”
- • 长垣起重装备产业园升级国家级,德国西门子等外资入股助力产业腾飞
- • 黄河故道槐花美食节盛大开幕,槐花拿铁与槐花冰淇淋惊艳味蕾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园迈向碳中和,光伏+沼气能源实现自给率100%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再升级
- • 原阳泥咕咕数字藏品上线,扫码即可聆听千年黄河涛声
- • 龙泉养生谷温泉疗愈季盛大开启,中药浴+针灸理疗套餐引领健康养生新潮流
- • 校服采购流程透明化,抽检合格率达98%,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 原阳县第三高中新校区竣工,全省首个县域校园气象站同步启用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荣获国家专利,年创收突破3亿元
- • 封丘卷尖合作社助力200户脱贫,特色小吃开启“致富密码”
- • 暑期亲子研学计划盛大发布,涵盖职业体验等10类活动丰富家庭生活
- • 比干文化荣登“一带一路”非遗名录,马来西亚分庙落成传承中华精髓
- • 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盛大开馆,游客亲身体验手工拉面制作技艺
- • 辉县首座智慧农贸市场正式投用,AI溯源技术保障舌尖安全
- • 国家电投5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落地,黄河北岸新能源示范基地崛起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共赏《清明上河图》
- • 长垣市携手徐工集团共建智能装备研究院,突破液压系统“卡脖子”难题
- • 市教育局吹响号角:2025年力争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 原阳万亩无人农场启用,播种收割全程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卫辉“卫红花”再获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扩至5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定国禅寺禅意生活节盛大开幕,古琴雅集与禅修体验引领年轻群体新风尚
- • “新乡比干诞辰3117周年全球大典启动,千名林氏后裔共祭‘天下第一仁’”
- • 太行山居手作艺术节盛大开幕,草木染与石雕创作引都市文艺青年竞相追捧
- • 高校食堂向市民开放,10元吃遍“大学城美食”!
- • 原阳县方言保护APP上线,AI模拟“老村长”讲故事,传承地方文化新方式
- • 卫辉废弃矿山变身生态茶园,荒山焕发“金山银山”新活力
- • 原阳非遗“泥咕咕”工坊开放,亲子家庭共度欢乐时光,体验捏制黄河泥塑魅力
- • 新乡卫滨区老旧街区焕新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全面启动农田水利三年攻坚行动,修复灌溉机井2.1万眼,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研学基地开营,助力周边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退伍兵创办“豆腐工坊”,助力残障群体实现就业梦想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智慧防返贫监测平台助力精准帮扶
- •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孵化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助力中原科技创新发展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创新
- • 生物医疗过滤设备出口增长30%,新乡开拓国际市场新路径
- • 万仙山星空非遗市集盛大开市,太行绣娘直播传授“二十四节气”刺绣技艺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显著,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辉县市传统石匠技艺申报世界非遗,古老手艺焕新生
- • 牧野湖生态治理成果斐然,智慧跑道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辉县市山楂产业焕发新活力:深加工产值破10亿,“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
- • 新乡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 • 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脱贫村自办“村晚”成精神扶贫新载体
- • “沙门古城考古体验营盛大开营,亲子家庭共度“小小考古家”奇妙之旅”
- • 《新乡扶贫志》出版发行:记录527个村脱贫历程,见证扶贫攻坚的辉煌成就
- • 新乡红焖羊肉惊艳亮相联合国粮农组织会议,豫菜飘香国际舞台
- • 卫华集团携手德国西门子共建工业4.0研发中心,年研发投入突破5亿大关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创新山区振兴新路径
- • 新乡市“扶贫助学工程”全覆盖,助力1.8万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延津“中国第一麦”华丽变身,航天级品质挂面引领商超新潮流
- • 封丘油菜花海音乐节盛大开幕,非遗市集助力农户增收30%
- • 封丘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2亿度助力生态增收
- • 原阳县“黄河号子”荣登央视,非遗传承人助力沿黄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新乡市“厨师之乡”扶贫行动:百名大厨带徒千人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原农谷设立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生物育种企业腾飞
- • 北交所新乡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20家企业冲刺上市
- • “长寿之乡倾情推出康养旅游套餐,体验艾灸理疗与百岁老人智慧访谈”
- • 新乡市全面启动“百万亩节水农业”计划,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 • “新乡非遗长垣烹饪技艺荣登国家级保护名录,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河南餐饮中央厨房产业园三期竣工,日供餐能力再创新高,日供餐能力达千万份
- • 新乡市设立亿元扶贫专项基金,助力破解脱贫产业融资难题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二期投产,年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就业12万人
- • 2025年教育升级:4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新增学位2万个,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 • 盐店庄村关源群:从贫困村支书到乡村振兴带头人,带领千户种桃致富
- • 《新乡电台方言节目《老城记忆》开播,本土收听率领跑》
- • 万仙山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天文望远镜观测银河,开启奇幻夜空之旅
- • 辉县山楂合作社:果脯加工厂年销破亿,助力500户脱贫致富
- • 姜子牙钓鱼台遗址出土商周祭祀礼器:早期封神文化实证的发现
- • 黄河稻乡诗歌节启幕,稻田中央悬浮舞台朗诵《将进酒》
- • 新乡返乡青年创新实践,千亩土地共享农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脱贫攻坚战果辉煌:28.4万人脱贫,527个贫困村摘帽
- • 原阳县预制菜首航东南亚,新加坡超市上架“黄河鲤鱼宴”: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新篇章
- • 智能灌溉助力,50万亩高标准农田竣工,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实现增收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