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小麦专家李成玉荣登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榜单
在我国广袤的农业土地上,无数农业科技工作者默默耕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日,河南省延津县的小麦专家李成玉凭借其在小麦育种领域的杰出成就,成功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
李成玉,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延津县,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自1985年从事小麦育种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致力于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成玉在小麦育种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带领团队成功选育出多个小麦新品种,其中“豫麦49”、“豫麦50”等品种在河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为我国小麦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李成玉的带领下,河南省小麦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小麦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我国小麦育种水平。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我国小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是对李成玉在小麦育种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据了解,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旨在表彰在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旨在激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成玉表示,能够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倍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带领团队,致力于小麦育种研究,为我国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延津县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小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李成玉的入选,不仅为延津县乃至河南省的小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总之,李成玉的成功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封丘县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年产值突破15亿,农户分红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150亿,领跑全国县域经济
- • 轮椅上的电商梦:卫辉脱贫青年直播带货年销百万,谱写青春奋斗新篇章
- • 封丘油菜花海音乐节盛大开幕,非遗市集助力农户增收30%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县麦秆画惊艳巴黎设计周,农民艺术家订单爆满,前景广阔
- • 平原博物院数字文物展升级,AR技术“复活”商周青铜器,传承千年文明焕发新活力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护理费纳入医保报销,养老服务体系再升级
- • 新乡卫河综合治理工程圆满竣工,重塑“水清岸绿”生态美景
- • 长垣市起重机械行业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树立全国重工减碳新标杆
- • 市教育局吹响号角:2025年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 新乡市引领绿色餐饮新风尚,百家餐厅共同推进“碳中和餐饮”试点
- • 以色列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我国,智能温室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名校+乡村校”模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薄弱学校学区生回流显著
- • 宋代官窑遗址首次亮相,沙门城址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盛大开幕,稻田迷宫与浑锅子全鱼宴成网红爆点
- • 新乡马拉松赛事盛大启幕,吸引3万选手共襄盛举,助力文旅消费突破亿元大关
- • 中原农谷核心区启动,国家级小麦育种研发基地扬帆起航
- • 豫北公学旧址发现抗战时期文物,珍贵历史再现红色教育峥嵘岁月
- • 新乡市发布现代农业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力争2025年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
- • 新乡市“厨师之乡”扶贫行动:百名大厨带徒千人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树莓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冻干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市场
- • 非遗直播基地落户平原示范区,30位传承人变身“网红”,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
- • 定国禅寺禅茶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茶免费品鉴引众人瞩目
- • 原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获赠百万康复设备,开启全省“医教结合”新模式
- • 新乡凤泉湖生态公园盛大开放,水域面积超万亩,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引资15亿,打造药用化妆品系列产业新标杆
- • 新乡青年志愿者协会暖冬行动:爱心涌动,捐赠物资超千万元
- • 新乡红焖羊肉预制菜上线电商,首日销售额突破百万,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新乡市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聚焦过滤、种业等领域发展新引擎
- • 新乡医学院三附院建成豫北最大儿童康复中心,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 • 新乡市“光伏+农业”扶贫模式助力80村脱贫,年发电收益突破8000万元
- • 原阳凉粉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夏日销量突破日均10万碗,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助力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
- • 太行山区生态果园光伏项目并网,年发电量突破1亿度,助力绿色发展
- • 张良智慧主题密室逃脱开业,玩家破解楚汉战争历史谜题,体验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
- • 《新乡历史名人辞典》正式出版,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长垣市起重机械出口额再创新高,稳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 • 延津火烧非遗工坊开放,传承大师技艺,烙制“千层酥饼”魅力再现
- • 新乡市扶贫车间全面运营,助力1.2万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 • 封丘县树莓种植基地引进以色列技术,亩效益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新能源汽车时代加速到来:全市新建充电桩2000个,渗透率突破40%
- • 新乡市博物馆新设“牧野记忆”展厅,3D技术再现仰韶文化遗址,开启历史之旅
- • “新乡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三年,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翻番,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 金银花种植保险全覆盖,每亩保额提高至5000元,助力产业稳定发展
- • 封丘金银花闪耀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开启全球市场新篇章
- • 美国康宁集团区域总部落户中国,助力玻璃新材料亚太中心建设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引资15亿,打造药用化妆品系列新标杆
- • “扶贫家政”品牌崛起,月嫂、护工定向输送北上广,助力脱贫攻坚
- • 原阳县“乡村振兴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增收,月均收入翻番
- • 延津县生态树葬试点启动,百年古槐承载骨灰盒引发社会热议
- • “三通一规范”工程经验全国推广,助力农村基建提质增效
- • 原阳预制菜中央厨房项目成功投产,日供冷链餐食突破50万份,助力食品安全与效率提升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家张广杰荣获“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称号,彰显创业风采
- • 辉县市山楂产业再攀高峰:“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深加工产值突破10亿
- • 新乡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上线,村级事务“掌上办”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黑陶非遗工坊开馆,年轻人争相成为“古法烧窑学徒”
- • 新乡市擘画“十四五”后半程蓝图,聚焦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高质量发展
- • 非学科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5000元,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
- • 新乡市“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助力10万贫困人口健康脱贫
- • 原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千年黄河农耕史生动再现
- • 辉县市山区学校开展免费视力筛查行动,为5000名学生配镜
- • “中国厨师之乡”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百桌豫菜宴重现《随园食单》经典佳肴
- • 青龙湖龙舟竞渡赛激情开桨,12支村级队伍争当“湖上蛟龙”
- • 新乡美食产业三年规划:迈向千亿级“中国北方美食之都”
- • 2024年新乡GDP突破3500亿元,增速5.9%:经济稳步增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卫辉市“爱心教室”:温暖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惠及200个家庭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山楂产品扬帆欧美市场
- • 获嘉县花馍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千名妇女就业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
- • “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就业’一条龙帮扶政策落地:助力梦想起航”
- • “数字麦田”大数据平台启用,助力5万农户实现科学种粮新突破
- • 新乡市“扶贫助学工程”全覆盖,助力1.8万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原阳县黄河鲤鱼宴盛大开席,百鱼雕刻拼出《千里江山图》
- • 刘清漪巴黎奥运霹雳舞摘铜,创中国历史最佳战绩
- • “外资企业服务专班”上线,跨国公司诉求响应率100%,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封丘黄袍加身肉夹馍:非遗面饼夹卤肉,日售2000个,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辅豫实验高中创新“三备两研”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 • 新乡大学生汉服文化周盛大启动,日均游客量突破五万人次
- • 新乡市设立3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种业创新腾飞
- • “政银担”模式助力破解融资难题,涉农贷款发放超80亿元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辉县太行山庙会重启“药王市”,300家中药材摊再现明清盛况
- • 中电科22所北斗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导航终端设备突破百万台
- • “雨露计划”助力乡村振兴,3万人次家门口就业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