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小麦专家李成玉荣登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榜单
在我国广袤的农业土地上,无数农业科技工作者默默耕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近日,河南省延津县的小麦专家李成玉凭借其在小麦育种领域的杰出成就,成功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
李成玉,男,汉族,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延津县,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他自1985年从事小麦育种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致力于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为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成玉在小麦育种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带领团队成功选育出多个小麦新品种,其中“豫麦49”、“豫麦50”等品种在河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为我国小麦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李成玉的带领下,河南省小麦研究所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小麦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我国小麦育种水平。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为我国小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是对李成玉在小麦育种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据了解,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旨在表彰在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旨在激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李成玉表示,能够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倍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带领团队,致力于小麦育种研究,为我国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延津县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小麦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李成玉的入选,不仅为延津县乃至河南省的小麦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总之,李成玉的成功入选“中国农业科技十大人物”,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新乡市“扶贫妈妈”团队:七年如一日,资助孤儿200名,温暖爱心洒满人间
- • 新乡市“雁归工程”助力3000名青年返乡创业,激活乡村新动能
- • 太行山居手作艺术节盛大开幕,草木染与石雕创作引都市文艺青年竞相打卡
- • 卫辉市太行山区废弃矿山变生态茶园,绿了青山富了乡亲
- • 新乡市“联村党建”模式推广,20个贫困村抱团发展谱写新篇章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开启养老新模式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助力青少年文化自信
- • 辉县市小学生“南太行植物图谱”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 新乡市“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助力滞销农产品直通市民餐桌
- • 轮椅上的电商梦:卫辉脱贫青年直播带货年销百万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企业降本增效超30%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美味背后的匠心独运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园迈向碳中和,光伏+沼气能源实现自给率100%
- • 长垣市“起重之乡”流水席出新规:剩菜打包换积分奖励,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
- • 黄河稻乡诗歌节启幕,稻田中央悬浮舞台朗诵《将进酒》
- • 中央厨房扶贫项目投产,日供10万份学生营养餐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农村幸福院中央厨房投用,五元两荤一素温暖老人心
- • 长寿村康养度假区盛大开放,百岁老人亲授养生操,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新乡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成果显著,特色产业覆盖率超95%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再创佳绩,总数全省领先
- •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树冠漫步项目全新启幕,离地30米挑战平衡桥,体验高空刺激之旅
- • 沙门古城考古体验营盛大开营,亲子家庭共度欢乐“小小考古家”之旅
- • “贫困户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启动,补助标准提高至每户6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卫辉市“虚拟仿真实验室”助力30所中学破解实验教学难题
- • 2024年新乡教师招聘1383人,地方免费师范生占比显著提升,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姜子牙谋略思想融入企业家培训,千名创业者共赴研学之旅
- • 延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楼启用,无障碍设施覆盖全场景,助力残障儿童融入社会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澡工程圆满竣工,5万学生告别“冷水时代”
- • 长垣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千人就业再掀热潮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美味之旅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创新
- • 邵雍诞辰日设为“新乡哲学日”:全民参与传统文化思辨活动,传承智慧之光
- • 卫辉市古村改造民宿集群年营收破亿,荣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
- • “麦田到餐桌”:美食工业旅游线路全新开启,带你领略美食生产的魅力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新乡市擘画“十四五”后半程蓝图,聚焦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高质量发展
- • 获嘉县教育改革再创佳绩:成集团化改革先行区,两校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 • 原阳大米出口量同比激增200%,成功打入日韩高端市场
- • 北交所新乡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20家企业冲刺上市
- • 卫辉市太行山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基地,年发电量满足10万农户用电需求
- • 冷链物流网络扩容,新增10万吨仓储保鲜能力,助力食品安全新篇章
- • 姜子牙谋略思维融入企业家课程,百名高管共赴实战沙盘之旅
- • 牧野湖生态扶贫项目落地,助力贫困群众共筑绿色家园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盛大启动,复合型滨水商务区未来可期
- • 新乡与智联招聘共建中原人才大数据中心,助力中原经济区人才发展
- • 封丘县创新举措,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节约资金捐建乡村书屋
- •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额5000元,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
- • 新乡市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助力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 • 陈桥驿宋文化主题街区盛大开街,黄袍加身换装拍照免费体验,带你穿越千年宋韵
- • 太行山冰雪童话季启幕,冰雕版《愚公移山》群像成打卡热点
- • 全省首单基础设施REITs发行,20亿资金助力经开区建设再升级
- • 残疾人电商培训基地:直播带货月销破百万,助力残疾人创业新篇章
- • 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成立,聚焦名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 延津县小麦抗病基因编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亩产提升20%助力国家种业振兴
- • 封丘卷尖制作技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日销万份供不应求,传统美食传承之路再迈新台阶
- • 长垣戏曲动漫节盛大开幕,《包青天》数字人跨界豫剧点燃Z世代热情
- • 黄河故道风筝争霸赛盛大启幕,百米“巨龙”风筝震撼升空
- • 向阳新村老旧小区改造获住建部点赞,加装电梯覆盖率高达90%
- • 心连心集团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百村设立千万级基金
- • 美国高校携手新乡,共同开发历史名人文化双语数字课程
- • 京华园元宇宙文化周盛大开幕,VR设备引领游客沉浸式体验虚拟汴梁城
- • 长垣“厨师之乡”孵化新品牌,全国连锁餐饮突破2000家,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孵化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助力中原科技创新发展
- • 万仙山星空诗歌朗诵会盛大举行,余秀华领衔夜诵《太行月》
- • 卫辉杜记牛肉:百年卤香飘进央视纪录片,传承秘制老汤,品味历史味道
- • 南太行国际滑雪场扩建工程圆满竣工,新增5条冬奥标准赛道引领滑雪运动新风尚
- • 新乡发布乡村振兴五年规划,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样板”
- • 国家电投5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落地,黄河北岸新能源示范基地崛起
- • 宝泉景区荣升国家5A级,新乡再添荣耀,成为河南第三个双5A景区城市
- • 辉县市张村乡“资源变资产”改革,闲置宅基地盘活增收千万
- • “羊小新”城市吉祥物出道,红焖羊肉IP衍生品热卖,打造美食文化新潮流
- • 中国医药集团投资50亿建中原医药研发中心,助力中原地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 • 延津县农民夜校开讲,万名群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钢筘专用丝实现国产替代,新乡滤器企业技术创新再创辉煌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全部竣工,山区教育留住人才,共筑教育梦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正式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中华文化瑰宝
- • 原阳县“乡村振兴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增收,月均收入翻倍
- • 延津县“防返贫保险”全覆盖,筑牢乡村振兴保障网
- • 八里沟景区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候选名录,展现自然奇观魅力
- • 原阳泥咕咕数字藏品上线,扫码聆听千年黄河涛声
- • “数字农贷”平台上线,3分钟完成信用审批,农业金融迎来新篇章
- • 封丘县陈桥镇再现“宋太祖祭天仪典”:万人围观,千年黄袍加身盛景历历在目
- • 新乡5人荣获全国劳模称号,环卫工吴新河当选“最美劳动者”彰显劳动之美
- • 卫辉市“爱心教室”助力残障儿童,温暖送教上门覆盖200个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