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成立,聚焦名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近日,河南大学在新乡设立中原文化研究院,旨在深入研究中原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一举措标志着河南大学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的成立,正是为了深入研究这些文化遗产,挖掘其内涵,传承其精神。
据了解,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将重点攻关名人文化遗产。名人文化遗产是指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财富,如名人故居、纪念馆、历史遗迹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院将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实现这一目标:
一是开展名人文化遗产的调研与整理。研究院将组织专家学者对中原地区名人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研,全面梳理相关资料,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加强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研究院将联合相关部门,对濒危的名人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复,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推动名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院将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研讨会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名人文化遗产,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
四是促进名人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研究院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名人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推动中原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五是搭建名人文化遗产交流平台。研究院将定期举办名人文化遗产交流活动,促进中原地区与其他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对于推动中原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提升河南大学的文化影响力,还将为中原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新时代背景下,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相信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院必将在名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 • 2025年新乡比干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三大主题引领文商旅消费新潮流
- • 深入探讨申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的意义与路径
- • 新乡学院成立名人文化创新工坊,3D打印技术助力历史人物雕像复原
- • 中国厨师之乡美食街盛大开街,百位名厨现场演绎《舌尖》经典美食
-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95%,公办园学费下降30%:政策红利惠及万千家庭
- • 翟坡镇荷花节盛大开幕,泛舟采莲定制莲子手作礼盒,尽享夏日浪漫时光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
- • “中国厨师之乡”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百桌豫菜宴重现《随园食单》经典佳肴
- • 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山区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 •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圆满完成,助力“小病不出村”目标实现
- • 2024年新乡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增幅全省第一!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大奖,绿色奇迹见证生态重生
- • 《牧野老话》方言漫画集出版,本土文化在年轻读者中掀起热潮
- • “汲冢书”流失文物追索取得突破,部分竹简回归新乡博物馆
- • 新乡市56所中小学焕新升级,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亿元
- • 森林树冠走廊升级夜光模式,萤火虫灯带点亮林间奇幻夜
- • “百家宗师”姜子牙故里新乡卫辉举办全球姜氏宗亲祭祖大典
- • 社区团购直采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30种农产品直供郑州、北京市场
- • “贫困户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全面启动,补助标准提高至每户6万元”
- • “基金+产业”模式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红杉资本领投本地项目成效显著
- • 卫辉市比干学院成功举办“全球华人少年国学大赛”,万名选手共襄盛举
- • 茅台集团延津小麦基地规模扩大,专用粮占比显著提升
- • 南水北调新乡段通水十周年:累计供水11.8亿立方米,助力区域发展
- • 华为云计算中心落户平原科教城,助力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峰
- • 新乡智慧农业云平台成功上线,5G技术助力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 • “牧野英才计划”升级,顶尖团队最高资助1亿元,助力科技创新再攀高峰
- • 河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七年坚守助力分将池村脱贫摘帽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卫辉市古村落焕新颜,民宿集群激活夜经济,年接待游客超百万
- • 太行山区生态果园光伏项目并网,年发电量突破1亿度,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日本住友商事投资10亿建汽车零部件基地,助力郑州日产发展新篇章
- • 新乡马拉松赛事助力文旅消费突破亿元大关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美味之旅
- • 卫辉山区光伏扶贫全覆盖,助力800户脱贫户年增收超4000元
- • 辉县市乡村学校试点“智慧作业本”,AI实时反馈学习盲点,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新乡市2024年夏粮总产突破9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彰显农业发展新成就
- • 封丘金银花荣登全国道地药材名录,种植补贴再升级至每亩800元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助力20万亩订单农业,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
- • 中原农谷种质资源库扩容至20万份,助力我国生物育种全国领先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13万村民共享丹江清泉,喝上放心水
- • 新乡荣登“中国城市活力百强”,人口净流入持续攀升,展现城市崛起新态势
- • 获嘉饸饹条非遗工坊投产,年销速食产品超500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荣获国家专利,年创收突破3亿元
- • 法国汉学家团队进驻辉县,携手推进寒山诗法语译介工程
- • 长垣市卫华集团联建“起重机配件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8万
- • 高校食堂向市民开放,10元即可享受“大学生同款套餐”,美食盛宴来袭!
- • 新乡-郑州共建“智能制造走廊”,签约投资超50亿元,共绘中原发展新蓝图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教育系统再创佳绩
- • 卫辉市首个社区食堂盛大开业,60岁以上老人享5折优惠,温暖市民生活新篇章
- • 姜子牙谋略思想助力创业创新,千名创业者共赴研学之旅
- • 轮椅上的电商达人王强:直播卖山货年入50万元,用坚韧书写人生传奇
- • 欧盟农业科技示范园落户原阳,携手以色列智能灌溉技术引领农业现代化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共赏《清明上河图》
- • 河南新乡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5G+物联网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非遗文化融入课堂,30所中小学开启传统技艺传承之旅
- • 新航集团航空航天滤器生产线投产,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业腾飞
- • 封丘卷尖合作社助力200户脱贫,特色小吃开启“致富密码”
- • 新乡“雁归计划”:吸引5000名青年返乡,创办企业超千家,助力家乡振兴
- • 原阳县学生机器人战队勇夺VEX世锦赛金奖,展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实力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再升级
- • 中原农谷:种业创新基地崛起,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助力农业发展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一步
- • “起重之乡”扶贫技校开班,助力贫困家庭子女就业脱贫
- • 豫北公学旧址焕新颜,沉浸式剧场演绎红色教育峥嵘岁月
- • 邵雍诞辰日:新乡哲学日,全民共赴传统文化思辨之旅
- • 卫辉姜太公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全球姜姓宗亲寻根基地正式落成
- • 原阳凉粉跨界联名文创雪糕,清凉口感霸榜社交媒体
- • “数字麦田”大数据平台启用,助力5万农户实现科学种粮新突破
- • 获嘉县新职教园区启用,豫北首个“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正式亮相
- • 长垣市起重机械行业碳足迹核算试点启动,2030年力争实现碳减排50%
- • 新乡民生工程提速 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惠及万户居民
- • 美国哈佛大学与新乡共建数字人文实验室,AI助力解读历史文献
- • 我国教育集团化发展成果显著,覆盖率达97.6%,辐射1252所学校
- • 全国首个“智慧农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新乡,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京港澳高速新乡段扩容工程盛大开工,车道数扩至双向八车道,助力区域交通发展
- • 全国首个“智慧农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新乡,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卫辉“卫红花”荣膺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再创新高突破5万亩
- • 北交所新乡服务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20家企业冲刺上市新征程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显著,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唐庄镇万亩油菜花海变身“天空之镜”,免费开放无人机航拍区,春日美景等你来赏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 • 《诗经·卫风》诞生地采风活动盛大启动,再现先秦卫地文化风采
- • 封丘县宋潮主题汉服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 • 获嘉县奇幻玫瑰庄园助力脱贫,400名群众变身“花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