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校长陈建国:15年山区支教路,300名学生走出大山
在我国的山区,有一位名叫陈建国的校长,他用自己的爱心和执着,为300多名山区学生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15年来,他扎根山区,无私奉献,成为了山区教育的楷模。
陈建国,一个普通的校长,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1999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地来到地处偏远的山区,开始了他的支教生涯。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匮乏的教育资源,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守。
陈建国所在的学校位于深山之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四处奔走,争取资金和物资。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课堂上,陈建国总是充满激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讲解知识。他深知,山区孩子渴望知识,渴望走出大山。因此,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关心他们的生活。他经常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
陈建国深知,要想让山区孩子走出大山,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于是,他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他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为山区争光。
15年来,陈建国见证了300多名学生走出大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有的考上了重点大学,有的成为了优秀的企业家,有的成为了教师,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每当看到这些学生取得的成绩,陈建国都会感到无比欣慰。
陈建国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的爱心和执着,让山区孩子看到了希望,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山区教育。他曾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校长,但我坚信,只要付出爱心,就一定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如今,陈建国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依然坚守在山区教育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心校长”的含义,成为了山区教育的典范。
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陈建国用自己的爱心和执着,为山区孩子撑起了一片蓝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念。让我们为这位“爱心校长”陈建国点赞,为他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
- • 比干庙国风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名汉服爱好者演绎“忠谏千年”实景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新乡市连续三年荣获“中央财政普惠金融示范区”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县石婆固火烧技艺大赛:师徒同台竞技,108层酥皮绝活传承千年匠心
- • 新乡市“光伏+农业”扶贫模式助力80村脱贫,年发电收益突破8000万元
- • 新乡平原博物院重大发现:商周青铜器窖藏震惊考古界
- • 延津县“火烧技艺传承课”开课,学生摆摊义卖助力农民增收
- • 获嘉虎头鞋传承人联手打造国潮联名款,线上直播日销千双,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比干文化闪耀国际舞台: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再添瑰宝,马来西亚分庙建设正式启动
- • 原阳县方言保护APP正式上线,AI技术助力“老村长”讲方言故事
- • 延津火烧非遗工坊开放,大师亲授技艺烙制“千层酥饼”
- • 翟坡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特色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2亿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医疗养老新篇章开启
- • 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晋升国家级,年接待游客超千万,助力中原旅游新崛起
- • 新乡汉服文化周盛大启幕,10万游客共赴汉服盛宴,产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封丘县光伏扶贫电站年分红超千万,助力86个脱贫村共奔小康
- • 卫辉市比干诞辰全球大典盛大举行,海内外林氏宗亲共聚一堂,寻根之旅圆满落幕
- • 新乡市亿元创业基金助力大学生乡村CEO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智慧农贸市场投用,AI检测农药残留保障“菜篮子”安全
- • “获嘉县‘村集体公司’模式引领乡村振兴,年分红超5000万元,全省推广”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辉县“山楂妹”李芳荣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社区邻里电影节启幕,百部经典老片露天放映引怀旧潮
- • 原阳县荣膺“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封丘县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实施:从教30年可获终身津贴,激励教育事业发展
-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响应率100%,守护夕阳红
- • 河南科技学院开设“豫北风味”课程,致力于培养非遗厨艺传承人
- • 暑期亲子研学计划盛大发布,涵盖职业体验等10类活动丰富家庭生活
- • 卫辉柳编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千名学生体验非遗编织的魅力
- • 社区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15分钟响应保障安全
- • 山区孤寡老人的幸福家园: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
- • 原阳县“联村党委”模式创新实践,20个村庄抱团共谋振兴之路
- • 农村贫困老人集中供养中心投用,床位费全免,温暖守护夕阳红
- • 中原花木之乡新乡获嘉年销售额破30亿,花卉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活力四射
- • “共享厨房投用,双职工家庭生活更便捷”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工资翻番
- • “零工驿站”助力乡村振兴,覆盖17乡镇,日均提供灵活就业岗位超千个
- • 河南师大跆拳道队世锦赛夺金,刷新亚洲纪录,谱写辉煌新篇章
- • 钢筘专用丝国产替代取得突破,新乡滤器企业技术创新再掀高潮
- • 黄河稻米文化节启幕,万亩彩色稻田画引航拍热潮
- • 辉县市乡村学校试点“5G双师课堂”,山区学生直通北京名师,教育公平再进一步
- • 新乡市吹响“未来乡村”建设号角,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样板
- • 2024年新乡教师招聘1383人,地方免费师范生占比显著提升,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红旗区“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盛大开街,沉浸式体验农耕智慧
- • 牧野湖光影水幕电影首映,激光秀演绎《诗经·卫风》千年古韵
- • 卫华集团成功中标沙特NEOM新城项目,签署20亿元国际订单,再展中国制造风采
- • 心连心化工百万吨级绿色尿素项目投产,引领行业减排技术迈向国际领先
- • “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山区孤寡老人迎来幸福晚年
- • 乡村小学课间操焕新颜:获嘉县复活“打陀螺”“滚铁环”,传统游戏融入校园生活
- • 中原银行设立50亿专项贷,助力长垣中小卫材企业并购升级
- • 河南师范大学方言保护团队喜获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助力方言文化传承
- • 姜子牙谋略思想助力创业:千名创业者参与研学,汲取智慧谋发展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百亿,全国供应基地雏形初现
- • 新乡市2024年夏粮总产突破9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彰显农业发展新成就
- • 新乡市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共谋科技创新新篇章
- • 新乡红焖羊肉:三代匠人守候的黄河味道 一锅炖出豫北百年饮食智慧
- • 新乡市全面启动“百万亩节水农业”计划,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绿色发展
- • 新乡平原示范区与郑州航空港区实现“跨区通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隆重发布,新增口述史资料200万字,传承民间文化瑰宝
- • 延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助力10万人喝上放心水,水质达标率100%
- • 大学城周边焕新活力,青春环线游带你打卡10处涂鸦墙
- • 新乡马拉松设“美食补给站”,选手边跑边吃红焖羊肉,感受运动与美食的完美融合
- • 中原农谷设立3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生物育种企业腾飞
- • 封丘县陈桥镇盛大举行“宋太祖祭天仪典”,万人围观再现千年黄袍加身盛景
- • 蒋庄乡芦苇艺术节盛大开幕,巨型芦苇编《黄河母亲》震撼亮相
- • 辉县山楂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百道山楂菜品惊艳味蕾
- • 新乡辉县市太行山民宿集群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榜单
- • 南太行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30个贫困村年增收超百万
- • 新乡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助力乡村振兴
- • 沙门古城考古研学基地落成,亲手挖掘战国陶片带回家,开启历史探索之旅
- • 新乡县“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发放,500名教师喜获住房补贴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型
- • 新乡市委书记提出目标:力争2025年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 “郭亮村凿壁精神”主题微电影大赛盛大启动,村民手机拍摄作品获奖即可播映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焕新升级,传统药市融入中医药文化体验,焕发古都新活力
- • 辉县市“防返贫监测平台”上线,智能预警助力守牢脱贫成果
- • 封丘县黄河防汛演练获全省表彰,智能监测系统精准预警助力抗洪减灾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智慧防返贫监测平台实时预警帮扶5.7万重点人群
- • 卫辉市创新公益岗位,1200名贫困户守护青山绿水
- • “零彩礼”扶贫婚恋服务中心成立,助力百名单身青年脱单脱贫
- • 比干文化节创新引入元宇宙技术,数字分身体验忠谏文化传承
- • “沙门古城考古体验营盛大开营,亲子家庭共度“小小考古家”奇妙之旅”
- • 新乡市再添文化瑰宝:太行山石雕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
- • 比干文化荣登“一带一路”非遗名录,马来西亚分庙落成传承中华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