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山楂合作社助力500户脱贫,果脯加工厂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辉县,一个位于河南省北部的小县城,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其中,辉县山楂合作社的崛起,不仅带动了当地500户农民脱贫,还让果脯加工厂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典范。
辉县山楂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起初只有几十户农民参与。合作社以山楂为特色,通过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方式,将山楂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合作社负责人张先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力量,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合作社成立之初,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山楂种植户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和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山楂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作社积极寻求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
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山楂加工设备,并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同时,合作社还与高校合作,开展山楂种植、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通过这些措施,合作社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辉县山楂产业逐渐壮大。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几十户发展到现在的500户,覆盖了周边多个村庄。合作社还成立了山楂种植基地,为农民提供种苗和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前,我们种山楂主要为了自用,现在有了合作社,我们不仅卖出了好价钱,还学会了新技术。”一位合作社成员说。
随着山楂产业的快速发展,合作社的果脯加工厂也应运而生。该加工厂采用现代工艺,将山楂加工成各种美味可口的果脯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
果脯加工厂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为合作社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合作社将这些利润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同时,合作社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教育、扶贫等事业捐款捐物。
辉县山楂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合作社负责人张先生表示:“我们要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辉县山楂合作社将继续扩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同时,合作社还将探索更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推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辉县山楂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合作社的不断创新。让我们共同期待,辉县山楂合作社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更多农民创造幸福生活。
- • 延津县“火烧技艺劳动课”走红,学生摆摊义卖助力农民增收
- • 新乡市发布《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富硒大米基地挂牌,抗癌元素含量达国际标准,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退伍兵匠心独运,创办豆腐工坊助力残障群体就业
- • 新乡市“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发布,力争三年内突破百家企业
- • 树莓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冻干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助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
- • 豫北公学旧址发现抗战时期文物,珍贵历史再现红色教育峥嵘岁月
- • 新乡市“百企帮百村”行动落地,300家企业携手助力527个脱贫村发展
- • 《牧野群英传》:历史名人动漫新篇章,央视首播展现黄河文化魅力
- • 平原示范区获批建设全省首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潮流
- • “获嘉县‘共享冷库’模式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至5%以下,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卫辉市打造“无废乡村”新模式,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辉县山楂饮品获FDA认证,北美市场订单已排至2026年,中国健康饮品走向世界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助力青少年文化自信
- • 《牧野之战》动画电影立项,Netflix签约全球发行:再现古代传奇,引领国际视野
- • 封丘县“巾帼家政培训”开班,千名留守妇女持证上岗助力乡村振兴
- • 辉县山楂种植能手李国强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谱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封丘县驻村书记刘振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彰显扶贫攻坚精神
- • 新乡市创新扶贫模式,3.2万脱贫户享受“扶贫责任险”生产风险保障
- • 新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领跑豫北地区
- • 新乡辉县市太行山民宿集群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榜单
-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签约83亿元投资项目,共谋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医疗器械产业工人廉租房项目交付,外来务工者享租金补贴,共建和谐宜居新家园
- • 新乡卫滨区老旧街区焕新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凤泉湖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标杆
- • 新乡地铁1号线规划公示,郑新一体化再提速
- • 卫辉古城墙修复工程启动,明清历史街区焕新颜,再现“运河商埠”繁华盛景
- • 《牧野故事》动画电影立项:以比干传说为背景,弘扬黄河文化新篇章
- • 卫河新乡段水质达标,重现“鱼翔浅底”生态美景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大奖,绿色奇迹见证生态重生
- • 封丘卷尖非遗体验馆正式上线,游客亲手制作美食可真空包装带走
- • 《风味人间》聚焦获嘉卷尖,传统手艺唤醒游子乡愁
- • 河南师范大学方言保护团队喜获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助力方言文化传承
- • 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主体完工,亩均增产15%,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中粮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面粉深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100万吨,助力中国面粉产业升级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紧急驰援京津冀洪涝灾区,百万物资传递爱心与希望
- • 新乡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 • 南太行国际滑雪场扩建工程圆满竣工,新增5条冬奥标准赛道引领滑雪运动新潮流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家张广杰荣获“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称号,彰显创业风采
- • 新乡瞄准“世界美食之都”,三年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 • 新乡民生工程提速 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惠及万户居民
- • 长垣市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创新积分制管理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医疗器械小镇工业旅游线开通,探秘“隐形冠军”制造流程
- • “扶贫健康快车”下乡巡诊,百万医疗救助包温暖人心
- • 辉县市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关爱中心启用,免费服务惠及万千乡镇教师
- • 职业教育迈向新高峰:示范专业点增至10个,产教联合体落地
- • 新乡返乡青年创新实践,千亩土地共享农场成市民新宠
- • 延津县大学生返乡支教联盟暑期开课,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型
- • 辉县砂锅焖面荣膺“河南老字号”,太行山柴火香飘千里传承千年风味
- • 沿黄生态农业带建设成效显著,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20万亩
- • 卫辉“卫红花”再获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扩至5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主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补贴比例提至50%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新乡打造“中原氢谷”,力争建成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延津县小麦丰收节面塑擂台竞技,巨型“麦穗龙”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响应率100%,守护夕阳幸福生活
- • 新时代比干精神:廉政教育大纲全国巡讲正式启动
- • 社区团购直采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30种农产品直供郑州、北京市场
- • 沙门古城考古研学基地落成,亲手挖掘战国陶片带回家,开启历史探索之旅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柳编产业迎来新机遇
- • 长垣市职教中心携手卫华集团,共育起重机械行业精英
- • “一村一品”战略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创新
- • 农村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0个贫困村告别“出行难”
- •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额5000元,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盛大发布,新增200万字口述史资料展现地域文化魅力
- • 长垣市:工业崛起,专利领先,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
- • 辉县太行山废弃矿区华丽转身,生态公园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 • 长垣市起重机械出口额再创新高,稳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 • 全国首个“智慧麦田”在原阳成功落地,实时监测墒情虫害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新乡饮食文化研究会成立,助力挖掘百道濒临失传传统菜
- • 长垣市“村BA”联赛火爆出圈,农民球员短视频粉丝破百万,全民健身新风尚!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显著,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新乡二中盛大庆祝教师节,隆重表扬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
- • 延津火烧制作技艺: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之路
- • 第三方评估:新乡招商综合效能连续三年领跑河南,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延津县大学生返乡支教联盟暑期开课,点亮乡村小学知识之光
- •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面积突破300万亩,助力节本增效20%
- • 沿黄高速新乡段通车,助力沿黄特色村镇串联发展
- • 千名学生共塑“神话人物”,非遗面塑走进校园焕发新生
- • 卫辉市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山区特产年销超10亿元,走向全国市场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凤泉区“皮影戏进校园”活动圆满覆盖50所中小学,红色主题剧目绽放校园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