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兵创办“豆腐工坊”,助力残障群体实现就业梦想
在我国,退伍兵和残障群体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群体。他们往往面临着就业难题,生活压力较大。然而,在河南省某地,一位退伍兵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办了一家“豆腐工坊”,不仅为自身找到了一条创业之路,还带动了当地残障群体的就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位退伍兵名叫张强,曾在部队服役多年,退役后一直在家乡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然而,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资金,他一直未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张强了解到家乡的豆腐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市场需求旺盛。于是,他决定创办一家豆腐工坊,为家乡的豆腐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创业初期,张强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是资金问题,他四处筹措资金,甚至向亲朋好友借款。其次是技术问题,为了掌握豆腐制作工艺,他亲自请教了当地的豆腐师傅,并不断尝试和改进。经过一番努力,张强的豆腐工坊终于开业了。
为了让更多残障群体参与到豆腐工坊的运营中,张强特意招聘了部分残障员工。这些员工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的心灵却十分坚强。在张强的带领下,他们学会了豆腐制作工艺,成为了豆腐工坊的得力助手。
为了让豆腐工坊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张强还注重产品的创新和品质。他不断研究豆腐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推出了多种豆腐制品,如豆腐干、豆腐皮等。这些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豆腐工坊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随着豆腐工坊的不断发展,张强意识到,仅仅解决残障群体的就业问题还不够,还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于是,他开始关注残障员工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住宿、交通等便利条件。此外,他还鼓励残障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张强的带领下,豆腐工坊的残障员工们不仅实现了就业,还学会了技能,提高了自身价值。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张强的关心和帮助,让自己重拾生活的信心。
如今,张强的豆腐工坊已成为当地残障群体的“温馨家园”。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家乡的豆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张强的创业故事在周边地区传为佳话,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退伍兵和残障群体前来学习。
退伍兵张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深刻内涵。他创办的“豆腐工坊”不仅为自身找到了一条创业之路,还为残障群体提供了就业机会,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张强的带领下,豆腐工坊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残障群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焕新升级,千年药市融合中医药文化研学游
- • 满村豫剧文化园盛大开园,游客可扮装体验《穆桂英挂帅》选段
- • 满村豫剧文化园盛大开园,游客化身穆桂英,体验经典选段
- • “智慧超脑”系统助力校园,优化课后服务管理新篇章
- • 辉县太行山楂产业升级,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年产值突破30亿元
- • 卫辉市AI复原比干祭祀古礼,全息投影再现商周仪典,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森林树冠走廊升级夜光模式,萤火虫灯带点亮林间奇幻夜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助力学术研究
- • “智慧燃气”平台助力城市安全,主城区用户实时监测用气安全
- • 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主播引领农业新风尚
- • 新乡沿黄生态廊道建成,10万亩滩涂变“绿洲”:绿色奇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新时代比干精神引领廉政教育,全国巡讲活动正式启动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超30%
- • 全球首条量子通信材料生产线投产,助力中国量子产业迈向新高峰
- • 定国湖文旅综合体签约华侨城,中原最大水上光影秀即将亮相
- • 延津县小麦病虫害AI监测系统上线,精准预警助力农业丰收
- • 辉县市山楂主题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三产融合助力年营收突破8亿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启动,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享和谐邻里情
- • 获嘉饸饹条非遗工坊投产,年销速食产品超500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
- • 新乡市“联村党建”模式助力20个贫困村抱团发展
- • 长垣市起重机主题婚礼走红网络,空中交接戒指引热议
- • 平原示范区获批建设全省首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引领产业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 • 获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就斐然,智慧灌溉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姜子牙谋略思想助力创业:千名创业者参与研学,汲取智慧谋发展
- • 树莓产业扶贫园升级,助力欧盟市场,农户人均增收2万元
- • 辉县市太行山绿色食品产业园投产,山楂深加工产品远销30国市场
- • 封丘县乡村小学“营养午餐”全覆盖,温暖3万留守儿童心田
- • 爱国将领吉鸿昌在新乡抗战遗迹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传承红色记忆
- • 楼村稻田艺术节盛大开幕,3D地绘“丰收女神”成网红打卡点
- • 获嘉县“5G+智慧大棚”助力番茄产量翻倍,AI精准控温控湿引领现代农业新篇章
- • 延津县农民夜校开课,千名脱贫群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 • 封丘肉夹馍新推“减脂版”,低卡荞麦饼皮月销破50万,健康美味两不误!
- • 新乡马拉松赛事助力文旅消费突破亿元大关
- • “新乡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三年,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翻番,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 新乡黄河滩区10万亩生态廊道建成,助力3万脱贫群众增收
- • 新乡医学院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助力生物医药研究迈向新高峰
- • 牧野区荣登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三
- • 原阳县“黄河号子”惊艳央视,非遗传承人助力沿黄民宿经济腾飞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300部,财政补贴提高至50%: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助力城市更新
- • 原阳县学生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农村娃展翅国际舞台
- • 政府性融资担保扩至百亿规模,助力中小企业破解贷款难题
- • 中原农谷核心区启动,国家级小麦育种研发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 八里沟景区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候选名录,展现自然奇观与地质魅力
- • 封丘县陈桥镇小学打造“宋韵文化馆”,让学生沉浸式体验黄袍加身历史
- • 辉县山区非遗传承人抖音传唱“哭嫁歌”,百万点赞见证古老文化的魅力
- • 封丘县树莓种植基地引进以色列技术,亩效益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东区图书馆新馆开放民生服务再添文化地标
- • 获嘉县“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集体经济增收超亿元
- • “中国树莓之乡”采摘嘉年华盛大开幕,树莓果酱DIY工坊人气爆棚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发展
- • 全省首单基础设施REITs发行,20亿资金助力经开区建设再升级
- • 新乡再创辉煌:入选“中国城市活力百强”,人口净流入量持续攀升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智慧防返贫监测平台助力精准帮扶
- • 中原农谷种质资源库保藏量突破18万份,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 • 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8%,省级示范园数量全省前三,学前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长垣佘家泥塑传承人创新非遗IP,联名文创年销破百万,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再创佳绩,总数全省领先
- • 牧野湖光影水幕电影首映,激光秀演绎《诗经·卫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封丘县驻村第一书记李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彰显新时代奋斗者的风采
- • 长垣市卫华集团联建“起重机配件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8万
- • 新乡大学城科创园蓬勃发展,百家企业入驻孵化3家准独角兽企业
- • 2024年新乡市粮食总产再创新高,突破96.5亿斤,领跑全省粮食生产
- • 原阳县预制菜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启用,扫码即可了解“从农田到餐桌”全流程
- • 中央厨房扶贫项目投产,日供10万份学生营养餐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新乡市全面启动“万企兴万村”2.0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 • 中原农谷:全国三大种业创新基地,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
- • “悬崖村”搬迁安置项目圆满竣工,98户村民喜迁电梯安置房
- • 延津麦田里的丰收笑脸:脱贫户老张家的亩产突破700公斤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显著,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河南师大联合企业研发抗旱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1200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暴雨突袭辉县山区,应急队伍3小时打通生命通道
- • 封丘金银花闪耀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开启全球市场新篇章
- • 新乡市农村常住人口突破400万,逆城镇化趋势逐渐显现
- • 郭亮村挂壁公路骑行挑战赛盛大开幕,千人共赴“云端赛道”激情竞技
- • 原阳县“黄河号子”荣登央视,非遗传承人助力沿黄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新乡市新建5座跨河大桥,助力城市交通“大动脉”全面升级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文化瑰宝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提速,年内惠及2万户居民,共筑美好家园新篇章
- •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额5000元,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
- • “中国花木之乡”盆景艺术展盛大开幕,大师现场教学微景观DIY,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 • 新乡红旗区全力打造“中国直播电商之都”,培育本土MCN机构助力产业升级
- • 唐庄镇红薯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乡村振兴,3000人就业,户均增收万元
- • 新乡平原示范区开通直达郑州地铁接驳专线,便捷出行新篇章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13万村民喝上放心“丹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