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太行山区山楂深加工基地投产,农户收入增长40%,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位于河南省辉县太行山区的山楂深加工基地正式投产,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当地山楂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农户收入同比增长40%,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辉县太行山区,自古以来就有“山楂之乡”的美誉。这里的山楂果实饱满、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过去由于缺乏深加工能力,山楂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户收入增长缓慢。为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引进山楂深加工项目,助力农民增收。
山楂深加工基地占地约100亩,总投资1.2亿元,主要生产山楂果汁、山楂果酱、山楂糕等系列产品。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山楂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的全程产业链条。基地的投产,不仅解决了当地山楂的销路问题,还带动了周边山楂种植户的增收。
据了解,山楂深加工基地的投产,使得当地山楂种植面积扩大了5000亩,带动了1000余户农户参与山楂种植。基地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在山楂深加工基地的带动下,农户的收入同比增长40%,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以前我们种植山楂,主要是为了自用和卖鲜果,收入并不高。现在有了深加工基地,我们的山楂可以加工成各种产品,附加值提高了,收入自然也就增加了。”一位参与种植的农户高兴地说。
山楂深加工基地的投产,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基地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山楂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同时,基地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山楂种植、加工技术研究,为山楂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山楂深加工基地的投产,是辉县太行山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助力乡村振兴。”辉县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展望未来,山楂深加工基地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同时,基地还将加强与农户的合作,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为辉县太行山区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延津县麦秸屋顶工艺复兴,环保建筑惊艳亮相国际设计展
- • 《姜子牙传奇》全国巡演新乡豫剧团再掀牧野文化热潮
- • 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成立,聚焦名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 沙门古城文旅扶贫项目启动,百户村民共筑民宿梦
- • 生物医疗过滤设备出口增长30%,新乡开拓国际市场新路径
- • 红旗区全力推进“规范管理年”,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新格局
- • 延津县小麦抗病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亩产提升20%助力国家种业振兴
- • 长寿之乡免费体检覆盖5万老人,定制健康管理方案,助力健康长寿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医疗养老新篇章开启
- • 新乡建成黄河流域气象灾害预警中心,预报精度显著提升50%
- • 《披甲演活历史名场面: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实景演出再现辉煌》
- • 辉县太行山楂产业升级,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年产值突破30亿元
- • 无人机集群作业助力延津县抗旱保麦20万亩
- • 长垣厨师品牌升级,全球中餐标准化食材基地投产,引领中餐产业新篇章
- • 新乡非遗工坊匠心复刻阮籍古琴,传统漆艺与魏晋美学完美融合
- • 阿里云中原区域总部落户郑州,携手共建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平台
- • 刘庄红色旅游区焕新升级,史来贺事迹VR体验馆助力红色教育传承
- • 封丘县“光伏+金银花”立体种植模式创新,年发电收益突破亿元大关
- • 新乡市青年人才公寓计划正式启动,助力万名高校毕业生扎根城市发展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奖项,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65%
- • 长垣市扶贫厨师刘大勇:免费培训百名贫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垣市起重机械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建,引领全球行业展贸综合体新潮流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打造复合型滨水商务新地标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延津县“田秀才工作站”荣膺全国科技扶贫典型案例,助力乡村振兴
- • 封丘县村级养老食堂全覆盖,留守老人享“一元暖心餐”
- • 长垣“厨师之乡”孵化百个餐饮品牌,全国开店超5000家,谱写餐饮业新篇章
- • 卫辉市试点“绿色殡葬纪念林”,生态安葬率同比提升50%
- • 中电科22所产业园盛大开工,北斗导航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迈入新篇章
- • 封丘金银花荣登全国道地药材目录,种植补贴再升级,每亩达800元
- • “中央厨房+贫困户”模式落地,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惠及万户,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卫辉电商直播村孵化百名“农民网红”,年带货超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比干庙景区焕新升级,光影秀演绎“天下第一庙”千年风华
- • 新乡市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百强排名跃升14位,科创平台总数突破58家
- • 延津“中国第一麦”挂面扬帆欧洲,年创汇超5000万元
- • 卫辉市比干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华人寻根之旅助力乡村旅游收入破亿
- • 森林树冠走廊升级夜光模式,萤火虫灯带点亮林间奇幻夜
- • 零工市场日均发布岗位2000+,扫码接单让灵活就业者轻松赚钱
- • 长垣市:工业崛起,专利领先,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
- • 农村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0个贫困村告别“出行难”
- • 刘庄红色戏剧《奋斗之路》首演成功,村民自编自导感动全场
- • 长垣市:“厨师之乡”技艺传承,百名乡村大厨引领餐饮就业新潮
- • 中原花木之乡新乡获嘉年销售额破30亿,花卉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活力四射
- • 原阳县方言保护APP正式上线,AI技术助力“老村长”讲方言故事
- • 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实时监测3000家新型经营主体,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 • 封丘县“陈桥宋韵文化课”出圈,学生自编历史剧登上央视舞台
- • 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挂牌,老船工带游客体验“水上交响”
- • 封丘县李庄镇滩区迁建二期工程圆满交付 3万群众喜迁“黄河幸福社区”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签约订单30亿元,彩色稻田画登陆央视直播,农业产业再掀热潮
- • AI智能巡检系统成功上线,南水北调新乡段实现全天候监控
- • 新乡运动员刘清漪巴黎奥运会霹雳舞项目勇夺铜牌,为国争光!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400亿,出口东南亚订单激增50%
- • 新乡智慧农业云平台成功上线,5G技术助力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 • “中国第一麦”主题文化展盛大开幕,麦秆画艺术惊艳全场
- • 牧野区携手阿里巴巴打造“数字扶贫基地”,助力乡村主播培育百名新秀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共筑武术传承梦”
- • 卫辉太行山歌绽放央视舞台,非遗文化走出大山,传承千年魅力
- • 中心城区教育规划修编圆满完成,全年教育专项资金投入突破35亿元
- • 长垣卫材产业园机器人生产线投入使用,产能提升30%助力行业发展
- • 封丘县陈桥宋文化小镇荣膺4A景区,沉浸式演出重现“黄袍加身”历史瞬间
- • 《牧野故事》动画电影立项:以比干传说为背景,弘扬黄河文化新篇章
- • 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主播引领农业新风尚
-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签约83亿元投资项目,共谋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向阳新村老旧小区改造获住建部点赞,90%加装电梯覆盖率展现城市更新新风貌
- • 长垣市携手徐工集团共建智能装备研究院,共克液压系统“卡脖子”难题
- • 原阳县职教中心与双汇集团携手,订单班毕业生年薪突破10万,职业教育迎来新篇章
- • 新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领跑豫北地区发展步伐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澡工程圆满竣工,5万学生告别“冷水时代”
- • 卫辉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半价补贴,温暖夕阳红
- • 长垣市起重机械5G智能工厂投产,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新篇章
- • 获嘉县“中欧班列·牧野号”首发,30天直达汉堡,运费降幅高达40%
- • 封丘县黄河泥塑亲子工坊开课,周末预约火爆,名额紧张排至三个月后
- • “长寿之乡健康扶贫包发放,5万老人享免费体检,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贫困老人集中供养中心投用,床位费全免,温暖守护夕阳红
- • 中原农谷:种业创新基地崛起,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助力农业发展
- • 农村光伏养老工程启动,2000户屋顶电站年增收3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县荣膺“中国小麦育种创新基地”称号,助力农业科技创新
- • 平原示范区豆腐宴破吉尼斯纪录,108道菜品惊艳食客
- • 新乡红旗区荣膺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
- • 智慧农贸市场投用,AI检测农药残留保障“菜篮子”安全
- • 主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补贴比例提至50%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原阳县黄河鲤鱼宴盛大开席,百鱼雕刻拼出《千里江山图》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共筑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