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挂牌,老船工带游客体验“水上交响”
近日,我国黄河流域一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正式挂牌。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黄河号子这一古老文化形式的传承与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让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一独特的“水上交响”。
黄河号子,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是黄河两岸渔民、船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劳动号子。黄河号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既有劳动的节奏感,又有音乐的韵律美,被誉为“水上交响”。
此次挂牌的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位于黄河岸边的一个古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基地内设有专门的展览馆,展示了黄河号子的起源、发展、传承以及相关文物。此外,基地还设立了专门的表演区,定期举办黄河号子表演,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这一古老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号子,基地特别邀请了老船工担任导游,带领游客体验“水上交响”。老船工们年轻时在黄河上劳作,对黄河号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游客讲述黄河号子的故事,分享自己与黄河号子结下的不解之缘。
在老船工的带领下,游客们乘坐古老的木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船行至一处宽阔的河段,老船工开始吟唱黄河号子。那悠扬的歌声,仿佛将游客带入了一个古老的世界。歌声中,黄河的波涛、渔船的摇曳、两岸的风景,都变得生动起来。
黄河号子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了黄河儿女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老船工的歌声中,游客们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力量。他们不禁感叹,黄河号子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传承活动。如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老船工传授技艺;组织青少年参加黄河号子比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高校合作,开展黄河号子研究等。这些举措旨在让黄河号子这一古老文化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次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的挂牌,不仅是对黄河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黄河号子这一“水上交响”必将传唱千古,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 医疗器械创意艺术展亮相,废弃针管变身“未来城市”装置艺术
- • 新乡市委书记提出目标:力争2025年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二期投产,年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悬崖村”搬迁户屋顶光伏并网,年发电收益直补到户,绿色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政府性融资担保扩至百亿规模,助力中小企业破解贷款难题
- • 新乡设立50亿元新兴产业基金,助力氢能、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长垣市牵手新加坡港务集团,智能起重机装备助力全球十大港口
- • 原阳县职教中心与双汇集团携手,订单班毕业生年薪突破10万,职业教育迎来新篇章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机制成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 • 封丘县豫剧《杨家将》下乡巡演,老戏迷自带铺盖追剧三天,传承戏曲文化热潮涌动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技术助力“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再现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签约订单30亿元,彩色稻田画登陆央视直播,农业产业再掀热潮
- • “社区共享工具屋:全覆盖免费借用50类居家维修工具,便民服务新举措”
- • 辉县山楂制品产业链升级,山楂果脯、酵素、冰酒远销全球20国
- • 全省首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企业落户即享税收返还红利,助力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残疾人就业基地投产,手工艺品直播带货月销破百万,助力残疾人创业新篇章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提速,年内惠及2万户居民,共筑美好家园新篇章
- • 中原名师助力乡村教育,千场教研活动推动送教下乡常态化
- • 卫河新乡段生态修复工程启动 河道治理助力绿色转型
- • 获嘉饸饹条村集体年分红百万,一碗面撑起乡村振兴梦
- • “拿地即开工”升级版发布,实现“四证齐发”当天办结,助力项目加速推进
- • 普惠幼儿园普及率高达95%,公办园学费大幅降低,助力家庭育儿负担减轻
- • 辉县山楂酵素饮品登陆市场,成都市白领办公桌新宠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乡村振兴新路径
- • 原阳县荣膺“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美味之旅
- • 辉县山楂节创新玩法:AR寻宝游戏带你穿越民俗故事
- • “姜太公主题文旅线”荣膺国家级精品线路,八县区文化地标串联成璀璨链环
- • 辉县市创新举措:教育局长进课堂,全年听课超200节,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辉县市山楂AI分拣系统上线,生产效率飞跃300%助力直供海外高端市场
- • 卫辉市“虚拟仿真实验室”助力30所中学破解实验教学难题
- • “中央厨房+贫困户”模式落地,订单农业保底收购助力万户脱贫致富
- • 高校智力扶贫计划启动,千名教授结对指导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封丘县与洛阳携手共建“黄河金三角”树莓产业带,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中原名师培养计划再添新血,省级骨干教师突破800人里程碑
- • “获嘉‘乡村村晚’火爆全网,村民自导自演点击量破千万,展现乡村文化新风采”
- • 封丘县豫剧《杨家将》唱响乡村大舞台,老戏迷搭帐篷连看三天
- • 《姜子牙传奇》全国巡演新乡豫剧团再掀牧野文化热潮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推行乡村振兴责任保险,筑牢农业生产“安全网”
- • 《舌尖上的中国》力荐美食——获嘉饸饹条日销3000碗创纪录
- • 长寿之乡免费体检覆盖5万老人,定制健康管理方案,助力健康长寿
- • “野生连翘产业链延伸,山区药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新乡市2024年夏粮总产突破9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 • 辉县市山货供应链ABS成功发行,首期募资5亿助力千家农户增收
- • 中原农谷:种业创新基地崛起,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助力农业发展
- • 延津县“中国第一麦”产教融合基地助力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
- • 大学城周边焕新活力,青春环线游带你打卡10处涂鸦墙
- • 新乡市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专利授权量实现显著增长
- • 新乡凤泉湖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标杆
- • 邵雍诞辰日成为“新乡哲学日”:全民共解《先天图》之谜
- • 封丘县黄河文化研学路线盛大开启,万名学生共筑生态保护新篇章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2025年新乡拆迁指南:重点区域、补偿政策与避坑攻略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创新山区振兴新路径
- • 新乡市“厨师之乡”扶贫行动:百名大厨带徒千人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点燃夜间经济新活力
- • 《牧野先贤》系列纪录片开机:跨国团队倾力再现12位名人史诗
- • AI机器人复刻延津火烧,传统技艺拥抱智能时代
- • 苍峪山峡谷漂流今夏盛大开放,首条玻璃水滑道全程尖叫体验等你来挑战!
- • 延津县“智慧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级事务“扫码办”全面覆盖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宗地块成交价破亿,开启土地改革新篇章
- • 长垣乡村振兴学院开班,助力培养万名“新农人”,共筑美丽乡村梦
- • 黄河滩区迁建户喜获“创业扶贫贷”,最高可申请30万元免息支持
- • 辉县山货直播基地上线,野生连翘茶月销破1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辉县山楂糕制作技艺传承千年,五代传人直播带货再创新高
- • 原阳大米联名袁隆平团队,创新推出“高产纪念款”礼盒,传承匠心精神
- • 红旗区樱花大道双层观光巴士开通,限定樱花冰淇淋同步发售,春日浪漫之旅启程
- • 新乡西大街夜市华丽转身,成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饸饹条摊前排长龙,夜生活新地标!
- • 西安交大新乡研究院正式落地,成功孵化50个硬科技项目
- • 新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预计达20亿美元,助力中原经济腾飞
- • 新乡非遗工坊复刻阮籍古琴:传统漆艺与魏晋美学的完美融合
- • 封丘县驻村书记刘振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彰显扶贫攻坚精神
- • “百位名师进千校”活动盛大启动,800名师结对帮扶薄弱校,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新乡平原博物院重大发现:商周青铜器窖藏震惊考古界
- • 原阳县“联村党委”模式创新实践,20个村庄抱团共谋振兴之路
- •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圆满完成,助力“小病不出村”目标实现
-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响应率100%,守护夕阳红更安心
- • “扶贫健康快车”下乡巡诊,百万医疗救助包温暖人心
- • 牧野区携手阿里巴巴打造“数字扶贫基地”,助力乡村主播培育百名新秀
- • 封丘县李庄镇黄河滩区渔灯节:千年古韵,渔歌晚唱
- • “一元民生保险”助力全市农村兜底脱贫户医疗保障全面升级
- • “银龄教师支援乡村”:退休名师助力获嘉县青年教师成长
- • 凤泉区二十三中设施升级,引领区域教育新标杆
- • 黄河滩区医共体远程会诊开通,村民家门口看三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