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饸饹条村集体年分红百万,一碗面撑起乡村振兴梦
在河南省获嘉县,有一个名叫饸饹条村的村庄,这里的人们用一碗普通的饸饹面,编织出了乡村振兴的美丽梦想。近年来,饸饹条村通过发展特色餐饮产业,实现了村集体年分红百万的喜人成绩,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典范。
饸饹条村位于获嘉县西南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过去,村民们主要依靠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生,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2015年,饸饹条村开始发展饸饹面产业,将传统手艺与现代餐饮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饸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饸饹条村逐渐形成了以饸饹面为主打产品的特色餐饮产业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为了让饸饹面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他们修建了标准化厂房、购置了先进设备,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饸饹面的品质和口感。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饸饹条村注重品牌建设,注册了“获嘉饸饹条”商标,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同时,他们还通过参加各类美食节、举办饸饹面烹饪比赛等活动,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今,饸饹条村的饸饹面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村集体年收入达到百万。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2019年,饸饹条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
一碗面,撑起了饸饹条村的乡村振兴梦。村民们纷纷表示,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他们将继续努力,把饸饹面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饸饹条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借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各地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首先,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挖掘特色农产品,打造地域品牌。如饸饹条村通过发展饸饹面产业,成功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
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饸饹条村通过修建标准化厂房、购置先进设备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再次,要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素质。饸饹条村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饸饹面的品质和口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最后,要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饸饹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积极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实现了乡村振兴。
总之,一碗面,撑起了饸饹条村的乡村振兴梦。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应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更多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 • 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 豫剧传统剧目焕发新生
- • 卫辉市“名师走教计划”启动,特级教师每周下乡送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助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 • 辉县太行山古村落寻根游: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新乡市反诈宣传全覆盖,电诈案件同比下降40%,守护群众财产安全成效显著
- • “扶贫保”农业保险全覆盖,受灾农户获赔24小时到账,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原银行设立50亿专项贷,助力长垣中小卫材企业并购升级
- • 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增至10个,产教联合体落地,共筑人才培养新格局
- • 新乡市亿元创业基金助力大学生乡村CEO项目,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 • 新乡美食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助你穿越时空体验50家老字号故事
- • 辉县市百泉书院重启,国学经典课程纳入校本教材,传承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新乡市创新扶贫模式,3.2万脱贫户享受“扶贫责任险”生产风险保障
- • 原阳非遗“泥咕咕”工坊开放,亲子家庭共享捏制黄河泥塑的欢乐时光
- • 卫辉古宅焕新颜:50处传统民居变身民宿与非遗工坊
- • 郑新产业带原阳段全面开工,郑州食品企业“带厂搬迁”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新乡经开区签约百亿级生物医药项目,助力豫北产业转型升级
- • 长垣市“起重之乡”工业风民宿开业,集装箱改建客房爆满,打造新型旅游体验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新乡红旗区试点“社区法官工作站”,纠纷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百泉古建筑群修缮完工,苏门山焕新颜,再现“北国小西湖”美景
- • 新乡东区医疗中心竣工,助力豫北医疗资源升级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盛大开幕,稻田迷宫与浑锅子全鱼宴成网红爆点
- • 获嘉县成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两校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 • 新乡市荣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资金助力产业升级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公平
- • 中国电建投资50亿元光伏制氢项目落户豫北,打造区域新能源基地新标杆
- • 比干文化荣登“一带一路”非遗名录,马来西亚分庙助力文化交流
- • 全球最大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
- • 获嘉县携手京东共建冷链物流枢纽,打造中原地区“24小时鲜食圈”
- • 企业结对帮扶协议签订,百家企业包销贫困村特产,助力乡村振兴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盛大开幕,民间“药王巡游”引百家中医院共襄盛举
- • 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社保卡成全省图书共享新钥匙
- • 新乡发布《名人文化传承白皮书》,擘画十年文化强市战略新蓝图
- • “缅怀先贤,传承文化:比干诞辰3115周年全球华人祭祖大典在卫辉隆重举行”
- • 社区共享厨房投用,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便捷代做饭服务
- • 乡镇卫生院DRG付费试点成效显著,住院均费下降千元助力医疗改革
- • 封丘县“光伏+金银花”立体种植模式创新,年发电收益突破亿元大关
- • 宝泉秘境荣登联合国“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
- • 长垣戏曲动漫节盛大开幕,《包青天》数字人跨界豫剧点燃Z世代热情
- • 市教育局吹响号角:2025年力争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家张广杰荣获“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称号,彰显创业风采
- • “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助力8万农户共致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辉县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 • 长垣“厨师之乡”国际美食节盛大开幕,千人同烹“黄河宴”创纪录
- • “十四五”期间新乡市投入50亿元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2025年教育升级:4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新增学位2万个,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 • 封丘金银花闪耀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盛大启幕,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享和谐邻里情
- • 新乡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上线,村级事务“掌上办”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新乡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投入运营,开启养老新模式
- • 原阳县预制菜包装盒变身拼图玩具,食玩结合创新获专利
- • “百货大楼怀旧主题展盛大开幕,老物件重现80年代生活场景”
- • 新乡市“厨师之乡”扶贫行动:百名大厨带徒千人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比干庙周边发现商周时期祭祀遗址,文物保护展示中心即将建成
- • 企业家绿卡制度实施,持卡人享医疗教育专属服务,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 • 辉县市太行山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超2亿,助力10万农户共奔小康路
- • 新乡市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再升级,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亿元
- • 牧野湖生态治理成果斐然,智慧跑道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延津石磨香油坊重现古法,一滴油香引百人围观研学之旅
- • 新乡市发布现代农业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力争2025年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
- • 辉县太行山区10个行政村实现5G全覆盖,直播带货助力山货经济腾飞
- • 延津县小麦抗病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亩产提升20%助力国家种业振兴
- • 辉县山楂制品产业链升级,果脯、酵素、冰酒远销20国,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 “长寿之乡健康管理中心盛大投用,免费为5万老人定制体检套餐,助力全民健康”
- • 长寿之乡倾情推出康养旅游套餐,体验艾灸理疗与百岁老人智慧交流
- • 卫辉太行山民宿“一宿一宴”引客纷至,山野菜宴预定火爆,排单已至明年!
- • 唐庄镇万亩油菜花海变身“天空之镜”,免费开放无人机航拍区,春日美景等你来赏
- • 原阳县荣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预制菜标准引领行业国标新篇章
- • 京华园元宇宙文化周盛大开幕,VR设备引领游客沉浸式体验虚拟汴梁城
- • 全省首个“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助力外资企业拓展市场
- • 辉县山楂:出口量占全国30%,深加工产品进军东南亚市场
- • “平原博物院文物修复直播开放日:观众在线指挥机械臂补陶器,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 • “新乡文化云平台盛大上线,VR全景展示200处文化地标,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新乡市“扶贫超市”线上线下联动,助力滞销农产品直通市民餐桌
- • “获嘉县‘共享冷库’模式助力农产品损耗率降至5%以下,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中原名师助力乡村教育,送教下乡常态化开展千场教研活动
- • 封丘金银花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共赴富裕之路
- • 金银花价格指数保险全省首创,市场价格波动自动理赔助力产业稳定发展
- • 延津“中国第一麦”挂面扬帆欧洲,年创汇超5000万元
- • “百位老人讲民俗”口述史项目启动,守护民俗记忆,传承文化根脉
- • 河南省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千亿级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新乡返乡青年开发“共享农场”,千亩土地被市民认养,打造绿色生态新风尚
- • 新乡“15分钟便民生活圈”助力市民幸福感提升,覆盖率已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