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亩产突破650公斤,科技赋能稳粮仓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各地纷纷涌现出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示范区。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近日,该示范区小麦亩产突破650公斤,再次刷新了我国小麦高产纪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乡延津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我国的传统农业大县。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小麦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新乡延津县以“科技赋能、稳粮仓”为目标,大力推进小麦种植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麦”示范区。
据了解,该示范区总面积达10万亩,种植的小麦品种为“豫麦70”,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在示范区,农民们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等,使得小麦产量逐年攀升。
今年,示范区小麦亩产突破650公斤,创造了我国小麦高产新纪录。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示范区积极引进和推广了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如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灌溉系统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示范区,科技赋能的成果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优化品种结构。示范区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选育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提高了小麦产量和品质。
2. 提高种植技术。示范区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小麦产量。
3. 保障粮食安全。示范区通过提高小麦产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4. 促进农民增收。示范区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使得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
5. 推广示范效应。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小麦种植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我国小麦产业的整体发展。
面对未来,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示范区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全国小麦产业高地,为实现我国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总之,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在科技赋能下,我国农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原阳预制菜体验馆盛大开馆,惊艳试吃“3分钟还原国宴菜”
- • 中原农谷国际冷链物流园盛大投用,年吞吐量突破500万吨
- • 卫华集团携手德国西门子共建工业4.0研发中心,年研发投入突破5亿大关
- • 延津县大学生返乡支教联盟成立,暑假服务50所乡村小学,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辉县南太行石板房村落申遗之旅:体验“石磨豆腐”传统生活
- • 卫辉市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5G技术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百泉古建筑群修缮完工,苏门山焕新颜,再现“北国小西湖”美景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助力绿色出行
- • 长寿村百岁老人书画展:水墨作品诠释“生命美学”
- • 新乡市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助力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卫辉太行山野生蜂蜜荣获国际金奖,蜂农合作社年增收百万
- • 新乡县企业家携手爱心,捐资成立“雏鹰助学基金”,助力千名寒门学子展翅飞翔
- • 平原示范区获批建设全省首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引领产业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环保效益显著,秸秆转化率高达90%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落成,红色研学线路同步发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卫辉古城墙光影诗会点亮夏夜,百位诗人共绘空中诗意画卷
- • 牧野夜市非遗擂台盛启,糖画大师现场3分钟定制人脸糖像
- • 延津县“火烧技艺传承课”开课,学生摆摊义卖助力农民增收
- • 新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直播带货全面覆盖所有乡镇
- • 黄河湿地观鸟塔建成,高清摄像头实时追踪候鸟迁徙,开启生态保护新篇章
- • 凤泉区皮影戏进校园活动圆满落幕,红色主题剧目覆盖50所中小学
- • 原阳县皮影戏团创新演绎《新黄河传奇》,VR技术再现治水史诗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助力脱贫,打造“中央厨房”扶贫样板
- • 延津火烧文化节千人挑战赛火爆来袭,直径3米巨型火烧引热议
- • 同盟新城社区扶贫产业园盛大开园,助力搬迁群众实现就业梦想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启动,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享和谐邻里情
- • 新乡综保区通过验收,跨境电商进口额同比激增30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新乡市“光伏+农业”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年发电收益超8000万元
- • 万仙山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天文望远镜观测银河,开启奇幻夜空之旅
- • 卫辉市智能家居产业园投产,年产值预计达80亿,填补中原产业空白
- • “获嘉面塑非遗工坊推生肖盲盒,十二生肖焕新潮装,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
- • “中央厨房+贫困户”模式落地,订单农业保底收购助力万户脱贫致富
- • “银龄教师支援乡村”:退休名师助力获嘉县青年教师成长
- • 《牧野老话》方言漫画集出版,年轻读者热捧本土文化
- • 获嘉县牧野古婚俗体验馆开馆,汉服周礼成新人打卡新宠
- • 全国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挂牌,智慧养老覆盖率居全省首位,打造现代化社区新典范
- • 新乡学院开设地方名人文化选修课,让学生在古迹探访中领略历史魅力
- • 龙泉书院遗址公园开放,再现明代中原最大民间藏书楼的历史风貌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乡镇卫生院DRG付费试点成效显著,住院均费下降千元
- • 原阳大米荣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
- • 辉县市积分制管理试点,村民垃圾分类换生活用品,共建绿色家园
- • 封丘卷尖制作技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日销万份供不应求,传统美食再焕新生
- • 黄河滩区迁建社区配套扶贫车间,助力留守妇女月入3000元,共筑幸福生活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再升级
-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响应率100%,守护夕阳幸福生活
- • “15分钟健身圈”助力城乡全民健身,智能健身步道建设再掀热潮
- • 延津县小麦专家王学军荣获“中国农业科技贡献奖”彰显科技兴农新风采
- • 新乡市全面启动“万企兴万村”2.0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 • 博浪沙历史沙盘竞技赛激情开赛,玩家用磁力模块复原刺秦路线
- • 封丘县乡村小学“营养午餐”全覆盖,温暖3万留守儿童心田
- • 中原农谷:全国三大种业创新基地,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
- • 新乡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 • 封丘县树莓国际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荣膺全球最大单品交易平台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再升级
- • 新乡发现疑似周勃家族墓葬群,汉代兵器印证名将功绩
- • 河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七年坚守助力分将池村脱贫摘帽
- • 卫辉市电商扶贫产业园盛大开园,百名贫困户直播带货年销千万
- • 河南师大联合企业研发抗旱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1200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与我国企业战略合作,共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
- • 封丘金银花产业辉煌成就:产值突破30亿,出口量领跑全国40%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正式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
- • 长垣市携手徐州重工共建“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德国德马格智能起重机生产线落户中国,年产能提升至2万台
- • 青龙湖龙舟竞渡赛激情开桨,12支村级队伍争当“湖上蛟龙”
- • 河南新乡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5G+物联网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应急灌溉工程竣工,筑牢50万亩耕地抗旱防线
- • “拿地即开工”升级版发布,实现“四证齐发”当天办结,助力项目加速推进
- • 延津县百万乡村振兴基金助力农民合作社技术升级,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电商扶贫示范村培育计划启动,农产品直播销售额破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封丘县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产业带,喜获国家开发银行百亿授信支持
- • 新乡过滤产业园盛大投产,13家企业助力多领域应用拓展
- • “中国第一麦”主题农场开放,亲子家庭共享麦田收割乐趣
- • 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再添新军,总量突破六十家
- • 新乡种质资源库保藏量突破18万份,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 • 河南师大联合企业攻克过滤材料技术,荣获省级科技奖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焕新升级,千年药市融合中医药文化研学游,共绘中医药传承新篇章
- • 卫华集团成功中标沙特NEOM新城项目,签署20亿元国际订单,再展中国制造风采
- • 王廷相廉政思想融入干部培训,明代清官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
- • 延津火烧非遗工坊变身网红打卡点,亲子DIY体验成旅游新风尚
- • 新乡小麦单产再创新高,原阳万亩示范田突破800公斤,农业发展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