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学院开设“豫北风味”课程,致力于培养非遗厨艺传承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得到了重视和传承。河南科技学院作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设了“豫北风味”课程,旨在培养一批优秀的非遗厨艺传承人,让豫北美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豫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美食文化更是独具特色。河南科技学院“豫北风味”课程以豫北地区传统美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豫北美食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风味特点等,从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厨艺水平的非遗厨艺传承人。
该课程由河南科技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教师团队精心打造,课程内容丰富,包括豫北地区特色菜肴、面点、小吃等。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河南科技学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了多个选修课程,如豫北特色面点制作、豫北传统小吃制作、豫北名菜烹饪技艺等。此外,学校还邀请豫北地区知名厨师、烹饪大师为学生授课,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厨艺水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豫北美食文化,河南科技学院还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豫北地区传统美食制作工艺传承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豫北美食的魅力;邀请豫北地区美食文化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豫北美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在培养非遗厨艺传承人的过程中,河南科技学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烹饪比赛,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将所学技艺用于服务社会,为传承和弘扬豫北美食文化贡献力量。
据悉,自“豫北风味”课程开设以来,已有多名学生成功就业于餐饮行业,成为豫北美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凭借扎实的厨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河南科技学院“豫北风味”课程的开设,不仅为豫北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河南科技学院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非遗厨艺传承人,传承和弘扬豫北美食文化,助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 • 封丘金银花宴惊艳出圈,12道创意菜引爆养生餐饮新潮流
- • 原阳县“黄河号子”荣登央视,非遗传承人助力沿黄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南水北调中线新乡段累计供水12.8亿立方米,为千万居民带来甘甜生活
- • 封丘金银花产业辉煌成就:产值突破30亿,出口量占据全国40%
- • 新乡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PM2.5浓度连续三年下降
- • “长寿之乡倾情推出康养旅游套餐,艾灸理疗与百岁老人访谈共筑健康之旅”
- • 沙门古城文旅扶贫项目助力周边村民开启百家农家乐新篇章
- • 南太行八里沟景区荣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增悬崖玻璃观景台惊艳亮相
- • 沙门古城文旅扶贫项目启动,百户村民共筑民宿新生活
- • 苏轼后裔聚居地考证:新乡封丘苏氏古村落建筑群的传承与保护
- • 延津小麦主题农场开园,亲子研学助力农旅融合新篇章
- • 民间发现明代《卫辉府风物志》手抄本,填补史料空白
- • 新乡设立50亿元战新产业母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篇章
- • 牧野湖环湖绿道增设盲道,无障碍设施助力残障群体共享美好生活
- • 新乡市全面启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5万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封丘卷尖制作技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日销万份供不应求,传统美食传承之路再迈新台阶
- • 新乡大学生汉服文化周盛大启动,日均游客量突破五万人次
- • 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亩产突破700公斤,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 • 凤泉湖引黄调蓄工程蓄水量达标,周边生态旅游带初现雏形
- • 封丘金银花美食创意大赛圆满落幕,“花宴”菜品惊艳评委
- • 平原博物院数字文物展升级,AR技术“复活”商周青铜器,让历史重现眼前
- • 辉县山楂节创新玩法:AR寻宝游戏带你穿越民俗故事
- • 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新乡占三席,企业满意度全省第一彰显区域发展新活力
- • 获嘉饸饹条:千年面食技艺的活化石 一碗盛满黄河岸边的乡愁记忆
- • 金银花种植保险全县覆盖,灾后赔付24小时到账,为农民保驾护航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盛大开幕,民间“药王巡游”引百家中医院参与共襄盛举
- • 获嘉花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面积扩大至5万亩,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
- • “悬崖村”搬迁户屋顶光伏并网,年发电收益直补到户,绿色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中国第一麦”挂面扬帆欧洲,年创汇超5000万元
- • 定国湖水上嘉年华盛大启幕,电动冲浪板+帆船体验半价优惠来袭!
- • 新乡封丘县金银花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万人就业
- • “中国第一麦”主题馆开馆,揭秘延津小麦如何登上航天食谱
- • 《披甲演活历史名场面: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实景演出再现辉煌》
- • 新乡-东盟经贸合作峰会签约23个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共绘区域合作新蓝图
- • 卫辉市比干庙旁明清古村落修复焕新颜,地坑院民宿成为网红打卡点
- • 延津县生态树葬试点启动,百年古槐承载骨灰盒引发社会热议
- • 封丘县“陈桥宋韵文化课”出圈,学生自编历史剧登上央视舞台
- • 原阳县预制菜中央厨房日供50万份,冷链直供长三角商超,引领食品产业新潮流
- • 新乡市“一村一品”战略成效显著,示范村数量突破200个,特色产业覆盖率超90%
- • 辉县市太行山光伏基地年发电超10亿度,助力河南“双碳”目标提速
- • 长垣市:工业崛起,专利领先,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
- • 牧野湖光影音乐喷泉升级,每周五激光水幕电影惊艳上演
- • 夏日避暑新宠——宝泉秘境峡谷溯溪挑战赛火爆来袭!
- • 2025年“双减”政策深化:严查隐形学科培训及违规宣传,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黄河故道风筝争霸赛盛大启幕,百米“巨龙”风筝震撼升空
- • 槐花诗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北岛视频连线寄语乡村诗人,共庆文化盛宴
- • 原阳大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价攀升至每斤30元
- • 新乡高铁东站扩容升级,日均客流突破3万人次,助力中原地区交通枢纽发展
- • 封丘县“巾帼家政培训”开班,千名留守妇女持证上岗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第一麦”主题农场开放,亲子家庭共享麦田收割乐趣
- • 《诗经·卫风》诞生地采风活动盛大启动,再现先秦卫地文化风貌
- • 新乡市荣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资金助力产业升级
- • “防贫保”助力全县边缘户,筑牢返贫防火墙
- • 新乡方言语音库建成,收录8县3区特色发音,助力方言保护与研究
- • 南水北调新乡段通水十周年:累计供水11.8亿立方米,助力区域发展
- • 封丘县“光伏+金银花”立体种植模式助力脱贫,年发电收益分红惠及8000户脱贫户
- • 新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领跑豫北地区发展新篇章
- • 获嘉县携手京东物流共建智慧冷链枢纽,总投资30亿打造中原“生鲜云仓”
- • 万仙山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天文望远镜带你领略银河之美
- • 新乡红焖羊肉预制菜上线电商,首日销售额突破百万,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教育领域再创佳绩
- • 获嘉县“共享冷库”助力网络全覆盖,农产品损耗率降至3%,创全国最优
- • 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车间扩容,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
- • 新乡美食产业三年规划:迈向千亿级“中国北方美食之都”
- • 南太行国际滑雪场扩建工程圆满竣工,新增5条冬奥标准赛道引领滑雪运动新风尚
- • 百泉古建筑群修缮完工,“北国小西湖”再现明清园林盛景
- • 主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补贴比例提至50%,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龙泉养生谷温泉疗愈季盛大开启,中药浴+针灸理疗套餐引领健康养生新潮流
- • 同盟山武王伐纣主题光影秀首演,沉浸式重现牧野之战场景,震撼上演历史传奇
- • 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园盛大开园,万亩油菜花海引客超10万人次
- • 延津县“智慧麦田”管理系统助力百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8%
- • “拿地即开工”升级版发布,实现“四证齐发”当天办结,助力项目加速推进
- • 比干诞辰3115周年祭祀大典启幕,林氏宗亲慷慨捐赠亿元修缮忠烈祠
- • 新乡发布《名人文化传承白皮书》,擘画十年文化强市战略新蓝图
- • 辉县山楂糕制作技艺传承千年,五代传人直播带货再创新高
- • 新乡好人好事榜发布,两少年英勇事迹感动全城
- • 郑新一体化交通网加速建设,跨黄河大桥项目年内通车助力中原地区发展
- • 南水北调新乡段通水十周年:11.8亿立方米清水润泽中原大地
- • 汉代名相陈平墓保护工程竣工,竹简揭秘楚汉战争秘史
- • 封丘县乡村少年宫非遗课程绽放光彩,千名学生传承剪纸、泥塑、豫剧技艺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研发20款深加工产品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全部竣工,山区教育留住人才,共筑教育梦
- • 辉县市创新试点:积分制管理助力村民垃圾分类,换生活用品提升环保意识
- • 关帝庙非遗街区单日销售额破千万,夜经济点亮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