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陈桥镇小学打造“宋韵文化馆”,让学生沉浸式体验黄袍加身历史
近日,封丘县陈桥镇小学在校园内成功建设了一座“宋韵文化馆”,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宋朝的历史文化,感受黄袍加身的荣耀与庄严。
封丘县陈桥镇小学“宋韵文化馆”的建成,标志着该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馆以宋朝历史为主题,通过实物展示、场景还原、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宋朝的历史文化。
走进“宋韵文化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宋朝历史画卷。画卷上,描绘了宋朝时期的社会风貌、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边欣赏画卷,一边聆听讲解,对宋朝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馆内还设有“黄袍加身”体验区。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穿上宋朝的服饰,戴上冠冕,亲手体验黄袍加身的仪式。当他们站在高台上,身着华丽的黄袍,戴上金冠,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辉煌的朝代。
“黄袍加身”体验区的设置,让学生们对宋朝皇帝的尊贵地位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黄袍加身的庄重与荣耀,还体会到了古代皇帝的艰辛与责任。
除了“黄袍加身”体验区,宋韵文化馆内还设有“宋代书画”、“宋代陶瓷”、“宋代建筑”等展区。在这些展区,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宋代书画家的杰作、宋代陶瓷的精美、宋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化,学校还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馆内进行讲座。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宋代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学生们在讲座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封丘县陈桥镇小学“宋韵文化馆”的建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历史文化的平台,还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
在今后的工作中,封丘县陈桥镇小学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理念,不断完善“宋韵文化馆”的建设,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学校还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总之,封丘县陈桥镇小学“宋韵文化馆”的建成,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沉浸式体验历史文化的机会。在这里,学生们可以穿越时空,感受黄袍加身的荣耀,领略宋朝文化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生们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 • 非遗文化融入课堂,30所中小学开启传统技艺传承之旅
- • 中原名师助力乡村教育,千场教研活动推动送教下乡常态化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研发20款深加工产品助力产业发展
- • 延津火烧文化节千人挑战赛成功破吉尼斯世界纪录,3米巨型火烧燃情中原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受“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医养融合开启新篇章
- •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联动农业园区开展农耕课,共育新时代“三农”人才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全市90%以上耕地智慧升级
- • 新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覆盖,百万脱贫群众喝上放心水
- • 新乡下辖六县全部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迈向教育新篇章
- • 原阳非遗“泥咕咕”工坊开放,亲子家庭共享捏制黄河泥塑的欢乐时光
- • 高校食堂向市民开放,10元吃遍“大学城美食”!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勇担社会责任,紧急驰援京津冀洪涝灾区
- • 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4A景区挂牌,沉浸式演出带您穿越千年历史
- • 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全覆盖,助力解决技术难题1200项,推动乡村振兴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活动,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长寿之乡”健康扶贫计划实施,5万老人免费签约家庭医生,助力健康中国
- • 原阳黑陶非遗工坊开馆,年轻一代争相成为“古法烧窑学徒”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箭阵表演,游客体验弩机射击成爆款项目
- • 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山区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 • “起重工匠”培训基地免费开班,助力3000名贫困户华丽转身
- • 卫辉市创新举措,打造全省首个“无废乡村”,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
- • 新乡地铁1号线规划公示,郑新一体化再提速
- • 延津县“中国第一麦”示范区再创亩产新高,智慧农业覆盖率达80%
- • 获嘉县联合高校开展“暑期托管营”,助力双职工家庭解决难题
- • 退休教师陈建国:十年山区支教路,照亮500名贫困学子求学梦
- •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再创佳绩,耐盐碱水稻亩产突破600公斤
- • 卫辉市古村落焕新颜,民宿集群激活夜经济年接待游客超百万
- • 黄河滩区迁建户喜获“创业扶贫贷”,最高可申请30万元免息支持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型——共筑孩子美好未来
- • 辅豫实验高中创新“三备两研”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 • 封丘县豫剧《杨家将》下乡巡演,老戏迷自带铺盖追剧三天,传统文化魅力再焕生机
- • 智慧农贸市场投用,AI检测农药残留保障“菜篮子”安全
- • 龙泉书院遗址公园开放,再现明代中原最大民间藏书楼的历史风貌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千家,降本增效成果获工信部认可与推广
- • 卫辉非遗展销会单日成交破千万,匠心产品受市场热捧
- • 2025年新乡拆迁指南:重点区域、补偿政策与避坑攻略
- • 残疾人厨师团队月接单破千,共享厨房助力社区助残扶贫
- • 新乡市博物馆新设“牧野记忆”展厅,3D技术再现仰韶文化遗址,开启历史之旅
- • 比亚迪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落户高新区,投资额超百亿元,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 卫辉卫红花种植面积扩至8万亩,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原阳县预制菜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主播,日销破百万,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新乡市生物医疗过滤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30%,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再创佳绩
- • “中国树莓之乡”采摘嘉年华盛大开幕,树莓果酱DIY工坊人气爆棚
- • 刘庄红色旅游区焕新升级,史来贺事迹VR体验馆助力红色文化传承
- • 抗日英雄郭兴纪念馆开馆,4D影院再现“平原游击队”经典战役,传承红色精神
- • 封丘县树莓国际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突破50亿,荣膺全球最大单品交易平台
- • 新乡经开区签约百亿级生物医药项目,助力豫北产业转型升级
- • 一碗面撬动亿元产业链,获嘉饸饹条村集体年分红翻番
- • 卫辉市潞王陵石刻拓片技艺焕新生:年轻团队打造盲盒拓片套装,传承与创新并行
- • AI智能灶复刻延津火烧,非遗技艺迈向数字化时代
- • 新乡小麦单产再创新高,原阳万亩示范田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助力粮食丰收
- • 封丘县光伏扶贫电站年分红超千万,助力86个脱贫村共奔小康
- •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升级,200所重点学校全面覆盖,筑牢安全防线
- • 射箭选手李中原奥运首秀惊艳,助力男团挺进四强
- • 封丘县荣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金银花产业助力长效帮扶
- • “新乡‘三通一规范’工程经验全国推广,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乡村振兴案例荣登全国“千万工程”经验推广名录,助力农村发展新篇章
- • 博浪沙历史沙盘竞技赛激情开赛,玩家用磁力模块复原刺秦路线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全部竣工,山区教育留住人才,点亮希望之光
- • 封丘县滩区村民倡导绿色葬礼,纸扎换鲜花,节约资金修村路
- •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全面升级,守护200所重点学校安全防线
- • 获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就斐然,智慧灌溉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原阳县智慧医疗进百村,远程问诊破解看病难
- • 封丘县“双减”经验获全省推广,课后服务全面覆盖,家长满意度高达98%
- • 全市新建充电桩2000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绿色出行新时代来临
- • “新乡‘三通一规范’工程经验全国推广,农村基础设施提质迈上新台阶”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引资15亿,打造药用化妆品系列新标杆
- • 封丘县“双减”成果显著,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全省推广经验
- • 辉县太行崖柏根雕艺术馆盛大开馆,千年古木雕刻精品惊艳亮相
- • 辉县山楂饮品荣登北美市场,FDA认证助力订单排至2026年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成立武术社团,传承武术文化
- • 封丘金银花宴惊艳出圈,12道创意菜引爆养生餐饮新潮流
- • 沙门古城文旅扶贫项目助力周边村民开启百家农家乐新篇章
- • 八里沟景区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候选名录,展现自然奇观魅力
- • 全省首个“飞地经济示范区”挂牌,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新乡市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成果显著:农民人均收入翻番,城乡差距缩小15%
- • 新乡-东盟经贸合作峰会签约23个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共绘区域合作新蓝图
- • 辉县市乡村公益超市盛大开业,积分兑换助力特困群体共享美好生活
- • 陈桥驿景区宋文化主题街盛大开街,黄袍加身实景剧每日三场,再现千年古韵
- • 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遗址公园盛大开园,红色旅游点燃百万游客热情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环保效益显著,秸秆转化率高达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