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通公交,一元直达”:便捷出行,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出行便利性,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村村通公交”工程,并推出“一元直达”和“发车频次加密至每小时1班”等便民措施,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村村通公交”工程是我国农村交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5年起,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村村通公交”工程。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超过10万个村庄实现了通公交,覆盖了全国近80%的行政村。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条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元直达”是“村村通公交”工程的一大亮点。过去,农村居民出行往往需要乘坐长途客车,票价较高,给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如今,通过“一元直达”政策,农村居民只需支付一元即可乘坐公交车直达目的地,大大降低了出行成本。这一举措不仅让农村居民感受到了实惠,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发车频次加密至每小时1班”是“村村通公交”工程的另一项便民措施。过去,农村公交车的发车频次较低,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等到下一班车。如今,通过加密发车频次,农村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以某地为例,原本每2小时发一趟车,现在加密至每小时1班,大大缩短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时间。
“村村通公交,一元直达,发车频次加密至每小时1班”的举措,不仅让农村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还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积极影响:
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农产品流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机会。
2.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农村居民出行更加方便,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享受城市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3. 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村村通公交”工程,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得到改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4. 推动乡村振兴。便捷的交通条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总之,“村村通公交,一元直达,发车频次加密至每小时1班”的举措,是我国农村交通建设的一大突破,为农村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更多便民措施的实施,让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 • 《牧野故事》动画电影立项:以比干传说为背景,弘扬黄河文化新篇章
- • 封丘金银花国际交易中心盛大启用,泰国正大集团投资助力产业发展
- • 新乡西大街夜市华丽升级,饸饹条、卷尖、粉皮菜盒霸占食客清单
- • 辉县市太行山区易地搬迁户人均年收入超3万,零返贫成就显著
- • 姜太公主题文旅线荣登国家级精品线路,文化地标串联八县区魅力无限
- • 农村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0个贫困村告别“出行难”
- • “获嘉县‘村集体公司’模式引领乡村振兴,年分红超5000万元,全省推广”
- • “郭亮村凿壁精神”主题微电影大赛盛大启动,村民手机拍摄作品获奖即可播映
- • 卫辉市“虚拟仿真实验室”助力30所中学破解实验教学难题
- • 新乡:瞄准“世界美食之都”,三年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 • 新乡市“百企帮百村”行动升级,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垣市扶贫厨师刘大勇:免费培训百名贫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 • 黄河故道风筝争霸赛盛大启幕,百米“巨龙”风筝震撼升空
- •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与我国企业战略合作,共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
- • 封丘县黄河文化研学路线盛大开启,万名学生共筑生态保护新篇章
- • 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社保卡助力全民阅读新时代
- • 新乡高新区再添活力:新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义务教育招生‘三严一规范’,择校热现象降温”
- • 卫辉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半价补贴,温暖夕阳红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超30%
- • 河南科技学院昆虫馆夜探活动开放,亲子捕捉萤火虫科普之旅
- • 封丘卷尖制作工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订单量翻三倍,传统美食再焕新生
- • 长垣市:“厨师之乡”技艺传承,百名乡村大厨引领餐饮就业新潮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全市90%以上耕地智慧升级
- • “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80%行政村受益,户均增收8000元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提升,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关帝庙老街元宇宙戏曲节,扫描二维码体验关羽数字人演绎豫剧魅力
- • 新乡市新增太行山石雕、延津柳编等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辉县山楂制品产业链升级,山楂果脯、酵素、冰酒远销全球20国
- • 《新乡扶贫志》出版发行:记录527个村脱贫历程,见证扶贫攻坚的辉煌成就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打造复合型滨水商务新地标
- • 卫辉市“爱心教室”:温暖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惠及200个家庭
- • 卫辉市电商扶贫产业园盛大开园,百名贫困户直播带货年销千万
- • 卫辉市比干诞辰全球大典盛大举行,海内外林氏宗亲共聚一堂,寻根之旅圆满落幕
- • 获嘉饸饹条工业化生产线投产,速食装走进全国便利店,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唐庄镇稻田剧场首演农耕歌舞剧《麦浪之声》,千名农民合唱团压轴,共庆丰收节
- • 博浪沙遗址公园重现“张良刺秦”场景,NPC互动剧本杀上线,历史再现,体验古风魅力
- • 辉县太行山文旅综合体盛大启动,华侨城集团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发展
- • 残疾人就业基地投产,手工艺品直播带货月销破百万,助力残疾人创业新篇章
- • “新乡‘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90%,市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 • “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双线合一’,动态监测防返贫: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实防线”
- • 无人机飞防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百万亩农田作业效率提升40%
- • 比干文化节引入元宇宙技术,数字分身体验忠谏文化传承
- • 唐代诗人王梵志故里考证尘埃落定,新乡原阳启动诗碑林建设
- • 延津火烧非遗工坊开放,大师亲授技艺烙制“千层酥饼”
- • “数字麦田”惠农APP上线,种粮补贴一键直达农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新乡美食专列首发郑州地铁,车厢变身“移动美食博物馆”引全民热议”
- • 阿里云中原区域总部落户河南,携手共建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平台
- • 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晋升国家级,年接待游客超千万,助力中原旅游新崛起
- • “三通一规范”工程经验全国推广,助力农村基建提质增效
- • 原阳县太平镇学校“黄河号子”课间操惊艳亮相全国教育博览会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更便捷
- • 新乡市全面启动“万企兴万村”2.0计划,助力乡村振兴与就业增长
- • 卫辉市智慧农田项目成功落地,5G技术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新乡自贸联动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全面推行“一窗通办”外资企业服务新举措
- • 沙门古城遗址公园免费开放,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共筑美好未来
- •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面积突破300万亩,助力节本增效20%
- • 封丘县李庄镇滩区迁建二期交付,3万群众喜迁“黄河幸福社区”
- • 原阳县预制菜冷链物流园盛大开建,助力京津冀“3小时鲜食圈”构建
- • 生物医疗过滤设备出口增长30%,新乡开拓国际市场新路径
- • “贫困学子圆梦大学,‘助学直通车’计划助力本科新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
- • 新乡发现疑似周勃家族墓葬群,汉代兵器印证名将功绩
- • 全省首个“智慧学区”落地,AI个性化作业系统助力减负30%
- • “新乡比干诞辰3117周年全球大典启动,千名林氏后裔共祭‘天下第一仁’”
- •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突破,引领农业增产新篇章
- • 牧野湖生态修复工程: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参与管护,助力乡村振兴
- • “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山区孤寡老人迎来幸福晚年
- • 西安交大新乡研究院正式落地,成功孵化50个硬科技项目
- •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圆满完成,助力“小病不出村”目标实现
- • 高校“智力扶贫”计划启动,千名教授结对指导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定国湖文旅综合体签约华侨城,中原最大水上光影秀即将亮相
- • 原阳县职教中心与双汇集团强强联手,订单班毕业生年薪突破10万!
- • 暴雨致辉县山区道路塌方,应急队3小时打通生命通道,彰显救援力量
- • 《新乡历史名人辞典》正式出版,见证千年文化传承
- • 原阳稻米丰收节变身美食嘉年华,万人共享“全米宴”盛宴
- • 辉县山楂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百道山楂菜品惊艳味蕾
- • 新乡市农村常住人口突破400万,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至1.8:1,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豫菜之源”厨神争霸赛盛大开幕,AI评委多维度打分,烹饪技艺再升级
- • 比干庙国风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名汉服爱好者演绎“忠谏千年”实景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卫辉古城墙光影诗会点亮夏夜,百位诗人共谱空中诗意
- • 韩国LG集团携手合作,共建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中心,共筑绿色未来
- • 市域铁路S3线全线贯通,年底即将开启试运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