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1周年:12.8亿立方米清水润泽北方大地
2014年12月12日,我国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转眼间,11年过去了,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地区供水12.8亿立方米,为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全长1432公里,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出发,途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最终将长江水引入黄河流域。工程通水以来,为北方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有效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
11年来,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地区供水12.8亿立方米,为沿线城市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据统计,中线工程通水后,受益人口超过1亿,其中,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四省市受益人口分别达到5800万、3200万、3000万和2000万。中线工程不仅为北方地区提供了生活用水,还保障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北京市为例,通水后,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增加了约10亿立方米,供水保障率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天津市也受益匪浅,中线工程通水后,天津市供水保障率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此外,中线工程还改善了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北方地区带来了绿色生机。
中线工程通水11年来,我国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是工程建设方面,中线工程实现了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建设目标,为我国大型水利工程树立了典范。二是运行管理方面,中线工程建立了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三是科技创新方面,中线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为我国水利工程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中线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水资源调配、水质保障、工程维护等方面。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资源调度、提高水质监测能力、加大工程维护力度等。同时,中线工程还积极探索水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创新模式,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中线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北方地区水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中线工程将继续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为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中线工程还将加强与沿线地区的合作,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总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1周年,累计供水12.8亿立方米,为北方地区带来了丰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中线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智慧燃气”平台助力城市安全,主城区用户实时监测用气安全
- • 宝泉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五一假期游客如织再创新高
- • 牧野湖环湖绿道升级改造,增设盲道和无障碍设施,关爱残障群体无死角
- • 全市新建充电桩2000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绿色出行新时代来临
- • 秋沟景区野生猕猴谷升级,互动投喂科普长廊引领科普新体验
- • 非遗直播基地落户平原示范区,30位传承人变身“网红”助力文化传承
- • 辉县市太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称号,彰显教育新风采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崛起,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全国市场定价权稳居第一
- • 卫辉非遗手作展销会单日成交额破千万,匠心产品受热捧
- • 辉县市山楂主题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三产融合助力年营收突破8亿
- • 太行山野菜文化节盛大开幕,百种传统山珍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凤泉湖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标杆
- • 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晋升国家级,年接待游客超千万,助力中原旅游新篇章
- • 新乡市“扶贫助学工程”全覆盖,助力1.8万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正式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
- • 农村留守儿童“周末课堂”全覆盖,千名志愿者结对助力成长
- • 新乡市“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发布,力争三年内突破百家企业
- • 千年古韵,禅茶共舞——定国禅寺禅茶文化节盛大开幕
- • 新乡新增3项省级非遗,太行山石雕技艺入选,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原阳县黄河号子千年传承,千人合唱点亮黄河文化节
- • 唐庄镇万亩桃园盛大开放,游客自制桃胶养生礼盒体验田园乐趣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显著,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正式投用,每日抽检覆盖率100%,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再升级
- • 《风味人间》聚焦获嘉卷尖,传统手艺唤醒游子乡愁
- • “悬崖村”搬迁安置项目圆满竣工,98户村民喜迁电梯安置新居
- • 延津县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称号,绿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中粮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面粉深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100万吨,助力中国面粉产业升级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成立武术社团,传承武术文化
- •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突破1.2万家,省级示范主体数量全省领先
- • 新乡市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创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 • 原阳县预制菜文化馆开馆,AI模拟古代庖厨烹制黄河宴,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记忆红旗”老照片展开展,千幅影像见证城区百年变迁
- • 新乡红焖羊肉荣登“中国地域十大名菜”,产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
- • 唐庄镇万亩红薯产业园投产,助力乡村振兴,2000名农民家门口就业
- • 王廷相廉政思想融入干部培训,明代清官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新乡返乡青年创新实践,千亩土地共享农场成市民新宠
- • 卫辉废弃矿山变身生态茶园,荒山焕发“金山银山”新活力
- • 姜太公主题文旅线荣登国家级精品线路,文化地标串联八县区魅力无限
- • 新乡医学院三附院建成豫北最大儿童康复中心,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 • 凤泉区二十三中设施升级,引领区域教育新标杆
- • 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4A景区挂牌,沉浸式演出带你穿越千年历史
- • 全国首条县域氢能物流专线开通,30辆氢能货车投入运营,绿色物流新时代来临
- • 延津“担经舞”溯源研究获突破:汉代巫舞活化石重现光彩
- • 新乡市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百亿,农产品“出村进城”加速发展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箭阵表演:游客体验弩机射击,成为爆款项目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助力全市90%以上耕地智慧升级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基金二期启动,50亿资本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机制成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新篇章
- • 新乡市召开年度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河南新乡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5G+物联网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封丘县乡村小学“营养午餐”全覆盖,温暖3万留守儿童心田
- • 延津火烧第五代传人亮相央视,传承300年炉火技艺,匠心独运续写中华美食传奇
- • 获嘉县古法“六礼婚书”复活,手写婚约成年轻人新宠
- • 新乡启动师德失范专项整治,建立“一票否决”长效机制,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 • 长垣市携手徐工集团共建智能装备研究院,共克液压系统“卡脖子”难题
- • “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科技扶贫项目,万亩示范区助力3万农户增收”
- • 长垣市“起重之乡”流水席出新规:剩菜打包换积分奖励,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
- • 新乡红旗区荣膺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
- • 新乡市全面启动普惠性托育计划,30家婴幼儿照护机构助力婴幼儿成长
- • 法国电力集团投资8亿欧元,助力黄河流域光伏储能项目发展
- • 中原农谷:全国三大种业创新基地,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
- • 原阳非遗“泥咕咕”工坊开放,亲子家庭共度欢乐时光,体验捏制黄河泥塑的魅力
- • 定国禅寺禅茶文化体验中心盛大开放,品茗听经赠开光手串,禅意生活新体验!
- • 卫辉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半价补贴,温暖夕阳红
- • 牧野夜市非遗擂台添彩,糖画大师现场3分钟定制人脸糖像
- • 千名学生共塑“神话人物”,非遗面塑走进校园焕发新生
- • 延津县全面实施“防返贫保险”,筑牢脱贫户兜底保障网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新乡非遗:长垣烹饪技艺荣登国家级保护名录,传承千年美食文化”
- • 中粮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面粉深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100万吨,助力粮食产业升级
- • 封丘建成省内首个金银花AI育种实验室,引领金银花产业智能化发展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神祭”荣登非遗名录,千人火把巡游祈丰年
- • 青龙湖龙舟竞渡赛激情开桨,12支村级队伍争当“湖上蛟龙”
- • 心连心社区服务中心盛大启用,政务、医疗、托幼“一站办齐”,服务更便捷
- • 新乡非遗工坊复刻阮籍古琴:传统漆艺与魏晋美学的完美融合
- • 满村豫剧文化园盛大开园,游客化身穆桂英,体验经典选段
- • 封丘县金银花价格指数保险全省推广,为3万农户保驾护航稳收益
- • 封丘卷尖:千年面点技艺的活化石 一张面皮卷起黄河岸边的农耕记忆
- • 应急灌溉工程竣工,筑牢50万亩耕地抗旱防线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盛大启动,复合型滨水商务区未来可期
- • 获嘉县“中欧班列·牧野号”首发,30天直达汉堡,运费降幅达40%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破百亿,全国供应基地成型,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